廣海學子三下鄉:用養蝦技術來描繪鄉村振興藍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2022年8月3日早上,廣東海洋大學興海種業團隊來到廣東省的水產大城湛江市的徐聞縣西坡村,調研當地對蝦養殖和湛江國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發展情況,精準把握蝦農養蝦難題,宣講對蝦養殖“四位一體”配套養殖新方法,用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貢獻青春力量。
早上九點,興海種業團隊在西坡村書記的帶領下走進了西坡村,西坡村書記向興海種業團隊介紹到:“徐聞在養殖方面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蝦生長速度非常快,一年可養殖二至三造西坡村現養殖有斑節對蝦、日本對蝦、南美對蝦等多個品種,并且養殖面積近萬畝,年產鮮活蝦幾百噸。”
深入調研,發現問題
在2021年,興海種業團隊在徐聞縣角尾鄉西坡村調研時發現“養蝦熱”的背后存在“養蝦成功難”的問題。可在當時的“蝦難養”困境,很多西坡村有著豐富的養蝦經驗的蝦農在以往都都未曾遇過。在訪問中,西坡村的村民向隊員說到:“現在養蝦比不上以前了,以前只要往蝦塘里放蝦苗,就算沒有天天觀察蝦的生長情況,它們也能長得非常健康。”經興海種業團隊更深一步的實踐調研發現,西坡村養蝦業的衰退是因為當地村民紛紛加入養蝦業,隨著養殖面積不斷擴大,傳統粗放式養殖弊端日漸突顯,導致養殖效益低下,海水污染日趨嚴重,并且由于過量的飼料、排泄物以及各種分解物質堆積在底泥中,這些底泥產生大量有害因子、滋生病菌,導致蝦苗發病。面對此種蝦業困境,興海種業團隊成員憂心忡忡,深入探索問題根源。
養蝦引領致富路
面對上述問題,興海種業團隊向蝦農詳細介紹了“興海1號”新品種的優勢和對蝦養殖“四位一體”配套養殖新方法,并開展了養殖技術培訓會,培訓西坡等村養殖戶2000人次,有效激發了農戶的養殖熱情,并提高養殖成活率,有效提高了養殖戶的生產效益,取得顯著的經濟及社會效益。試養一造,興海種業團隊到現場進行養殖成果驗收測產,組織周邊養殖戶進行養殖經驗交流。蝦農收入倍增的喜悅讓隊員們對今后的推廣工作充滿信心。
參觀交流為蝦業興旺賦能增效
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是“興海1號”核心群體選育及種蝦推廣基地。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興海種業團隊進入了湛江國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的選育車間。在此期間,工作人員介紹到:“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是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廣東省南美白對蝦良種場,位于祖國大陸最南端的海水清澈、鹽度穩定、氣候適宜的南極村,是對蝦選育的最佳場地。”同時,公司技術人員也向興海種業團隊的隊員們講解了養殖的基本操作規范,詳細介紹了在養殖期間遇到惡劣天氣、水質惡化等情況時的應對策略;興海種業團隊技術骨干與公司技術負責人就種蝦繁養技術進行深入交流。同時,技術人員高度贊賞興海種業團隊向蝦農無償傳授養殖技術的行為。并希望興海種業團隊能夠定期下鄉指導,將專業知識轉化實踐成果,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解決養殖難題,實現蝦農富、蝦村美、蝦業旺。
激發團隊勇擔種業振興使命
興海種業團隊針對傳統養殖中種質資源受控、對外依賴度高等痛點,牢記習近平指示:“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定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新農科青年肩負種業振興使命,充分利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千載難逢的機遇,深入開展新品種“選育-制種-繁育”一體化創新攻關,致力推廣興海“四位一體”配套養殖技術,把興海種業團隊的使命和蝦業振興融為一體,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興海人”的最好成績。
- “雛鷹”振翅心系青年,鷹擊長空愛達亞運
- 為迎接亞運、宣傳亞運、助力亞運,展示“中國新青年”的風貌,同時積極響應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7月15日,信息
- 08-02 關注: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