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扶貧第一村,河海學子踐鄉行
在習近平總書記“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的鏗鏘號召下,時代的浪潮涌向廣袤的鄉村大地,青年的熱情在希望的田野上燃燒。河海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與商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于2024年7月深入“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通過實地調研與學習,汲取鄉村振興經驗,結合專業優勢為鄉村發展獻策,展現了青年學子在鄉村振興中的使命擔當與奮斗精神。
7月19日清晨,陽光灑滿赤溪村的黨群活動中心,河海大學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的成員們齊聚一堂,有幸聆聽了楊玉燕館長關于赤溪村史的生動講解。楊館長以其豐富的知識和飽滿的熱情,引領大家穿越時光的長廊,深入了解了赤溪村從貧困到振興的艱辛歷程以及扶貧政策的精準實施。館內精心陳列的圖片與文字資料,如同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讓團隊成員們對赤溪村的扶貧之路有了更加直觀且深刻的認知,深切感受到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堅韌與執著。
隨后,實踐團成員們有幸對黨群中心的鐘書記進行了深入采訪。鐘書記以平易近人的態度,耐心解答了大家關于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扶貧攻堅成果、赤溪村未來發展規劃以及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的疑問。他的回答不僅展現了赤溪村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成就,更透露了對未來發展的深思熟慮與美好憧憬。鐘書記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不僅讓團隊成員們對赤溪村的發展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更激發了他們對鄉村振興事業的深刻思考與無限熱情。此次采訪,無疑為實踐團成員們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為他們未來的探索之路指明了方向。
河海大學實踐團探訪赤溪村文創集市,深度體驗畬族文化與白茶文化的融合魅力。白茶茶餅精美,風味飲料獨特,畬族服飾絢麗,民俗展示生動,讓團隊成員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感悟。巾幗創業社內古法奶茶香濃,畬族文創精巧,女性創業者以文化創新引領風尚。王醫生分享十年醫療變革,設備升級服務優,守護村民健康。返鄉青年杜贏放棄城市繁華,投身白茶產業,以青春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此次社會實踐之旅,不僅是對鄉村振興策略的深度考察,更是一次心靈的深刻觸動。我們團隊成員深切認識到,青年群體作為時代的先鋒,在推動鄉村復興的征程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青年人的智慧火花與滿腔熱血,正是鄉村煥發新生機、邁向繁榮不可或缺的驅動力。
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我們青年需不斷求知、勇于探索,將知識的光芒轉化為實踐的力量,為鄉村的每一寸土地注入新的活力與動能。同時,我們亦應珍視并傳承鄉村的寶貴文化遺產,以創新思維將其與現代文明巧妙融合,打造出獨具魅力的鄉村文化名片,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異彩。面對鄉村振興路上的艱難險阻,我們堅信,只要心中有愛、眼中有光,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愿我們這一代青年,能夠攜手并肩,以青春為筆,以汗水為墨,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壯麗詩篇。
展望未來,我們實踐團隊將繼續心系鄉村,以實際行動支持鄉村振興事業,為鄉村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同時,我們也熱切呼喚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讓我們共同攜手,向著建設美麗、和諧、富裕鄉村的宏偉目標奮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