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赤溪古韻,共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在鄉村振興的浩蕩春風中,河海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及商學院攜手并進,組建了一支充滿活力與夢想的“三下鄉”暑期實踐調研團隊,踏上了前往福建省寧德市赤溪村的征途。這片被譽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土地,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更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綻放出勃勃生機。2024年7月19日至21日,團隊來到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赤溪村的鄉村振興之路進行實踐調研。
【首日啟程】
銘記村史歲月,領悟脫貧精神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亮了赤溪村的輪廓,河海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商學院暑期“三下鄉”赤溪村實踐調研團隊的青春身影便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緩緩鋪開。首日的行程,如同翻開了一本厚重的歷史書,每一頁都鐫刻著赤溪村的滄桑巨變。在黨群活動中心,楊玉燕館長用她那溫柔而堅定的聲音,引領我們穿越時間的隧道,銘記下赤溪村從貧困走向繁榮的艱辛歷程。我們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響,感受到脫貧精神如磐石般堅不可摧的力量,它激勵著每一個在場的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文創集市漫步,畬鄉文化探尋
告別黨群活動中心的莊嚴與肅穆,我們踏入了熱鬧非凡的文創集市。這里,是畬族文化的集中展現,每一件手工藝品都蘊含著匠人的心血與智慧,每一縷白茶的清香都訴說著畬鄉的故事與風情。我們漫步其間,仿佛走進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夢境,對畬鄉文化的了解與體驗也愈發深入。那些精美的銀飾、鮮艷的刺繡、以及那獨特的畬族舞蹈,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畬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與無限活力。
【次日探尋】
古村杜家探秘,脫貧記憶重溫
次日清晨,我們帶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好奇,踏入了杜家堡古村。這里,是赤溪村脫貧記憶的珍貴見證。我們沿著青石板路緩緩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能觸碰到那些被歲月雕琢的脫貧記憶。手稿中的字字句句,如同一位位沉默的講述者,向我們訴說著赤溪人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感人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脫貧之路的艱辛與不易,也更加珍惜眼前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離開古村后,我們前往了巾幗創業社。這里,是畬族女性展現自我、實現夢想的舞臺。我們品嘗了畬族古法奶茶的醇厚與香甜,那獨特的口感讓我們回味無窮。同時,我們也被那些充滿創意的文創產品所吸引,它們不僅展現了畬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更讓我們看到了畬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這里,我們初步體驗到了畬族文化的獨特韻味與無限可能。
醫療訪談見證,資源變化顯著
午后時分,我們深入鄉村醫療機構進行訪談。在這里,我們親眼見證了鄉村醫療資源的顯著變化與發展。從簡陋的診所到現代化的醫療設施;從缺醫少藥到藥品齊全、醫生專業;從看病難到看病易……這些變化不僅讓鄉親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的關心與重視。
青春筑夢鄉村,不僅是對個人價值的追求與實現,更是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與踐行。我們愿將所學知識與青春熱血,化作推動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繼續行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我們將積極傳播先進文化,提升鄉村文明程度;我們將深入調研鄉村發展需求,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我們將依托高校優勢資源,為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我們還將關注鄉村教育,為孩子們插上夢想的翅膀,讓知識的光芒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
我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與奮斗,赤溪村乃至更多的鄉村將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將在我們手中逐漸變為現實,而我們也將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我超越與成長。
讓我們攜手并進,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留下堅實的足跡;讓我們用青春和熱血,共同繪制出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在未來的日子里,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