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扎西會議背后的光榮革命傳統和寶貴紅色基因,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實踐團奔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開展了黨的“精神譜系”紅色尋訪調研,用設計助力黨史學習,助推扎西紅色文化宣傳。
實踐團依托東華大學與昭通市共建的紅色育人基地和教育教學基地,也獲得了扎西干部學院、威信縣委宣傳部、威信縣文旅局、威信縣委團委的大力支持,秉承革命遺志,弘揚長征精神,發揮專業特長,賦能黨史學習。
1.尋訪扎西會議會址,學習紅軍長征精神
實踐團成員先后參觀了水田寨花房子、河灘莊子、江西會館三個會議舊址,學習扎西會議歷史,傳承扎西紅色精神,在江西會館前,全體隊員通過采訪調研等方式追尋紅色足跡、宣揚紅色文化。在水田鎮,實踐團成員通過重走長征路,切身體驗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波瀾壯闊,成員們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激發了弘揚長征精神的決心。
為了更深入學習扎西會議歷史,實踐團來到了扎西干部學院,扎西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機關黨委書記林昌虹接見了實踐團一行。在學院教研部副主任鄒林老師帶領下,參觀了分別以新思想、憶往昔、新希望、黨史教育為主題的主樓樓層。段星和肖薇兩位老師分別為大家講解了聶耳的故事《為國而歌》、周恩來的故事《周副主席的軍禮》。實踐團成員們體驗了扎西干部學院的七大特色課堂,接受扎西會議精神的洗禮,隊員們試著全方位的領悟精神實質,真正做到講好紅色故事,繼承紅色基因,淬煉紅色隊伍。
2.造訪云上鄉愁書院,設計賡續紅色血脈
威信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謝峰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了位于扎西紅色小鎮的云上鄉愁書院。在紅色扎西主題座談會上,謝老師重申了勝利扎西的光輝歷史,普及了威信縣串聯紅色景點、自然風光、傳統文化精心打造扎西紅色小鎮這張亮麗名片的發展布局。在這里,實踐團成員感受濃烈的革命氛圍,知曉威信縣的發展脈絡,收集紅色扎西文化素材,開展紅色文創產品設計活動。
實踐團一行來到國家長征文化公園建設威信段,感受扎西紅色氣質,云游導覽引領宣傳,實踐團再一次感受到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也再一次被威信這座城市的紅色革命氣質所折服。實踐隊員將發揮青年團員紅色宣傳教育能力,利用互聯網,通過云游導覽視頻講解等方式,加強關于扎西會議的宣傳力度,切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3.實地參觀特色企業,專業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團受邀先后前往當地特色民營企業扎西棒棒臘肉有限公司和春園品牌扎西時光蠟染小店參觀學習。實踐隊員初步了解扎西棒棒臘肉的生產流程以及產品特色之后,萌發出了運用專業知識和創新創造能力,為其產品設計幾款更能凸顯產品特色以及當地文化的外包裝的想法。蠟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巧奪天工的工藝以及春園品牌創始人張曉不忘初心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實踐團成員,成員們決心發揮自己的才能設計出更優秀的作品,將蠟染文化帶到更多人面前。
4.重走總書記路線,直播帶貨新體驗
實踐團來到黃草社區,在駐村第一書記藍維春老師帶領下參觀了社區與上海閔行區共建的電商展示中心,藍老師簡要介紹了其搭建數字化銷售平臺的過程。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新厚、東華大學掛職鹽津副縣長朱衛東、機械學院專職黨務干部黃璐一同參觀了黃草電商展示中心、黃草小學、黃草地坪黨支部文化創意中心以及當地特色企業,期間對實踐團進行慰問,實踐團隊員匯報了7天實踐心得和收獲。實踐團成員在黃草社區羅軼老師指導下,經過一番摸索和認真準備,開始線上直播帶貨嘗試,收獲不小熱度。農村電商發展的迅猛勢頭讓實踐成員們見識到了鄉村經濟的活躍,特別是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大鄉村地區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環境也有了很大改善,農村電商發展進一步助推鄉村振興,讓農民不出門就能把優質農產品賣出去。
在這次實踐中,實踐團成員團結協作,在實踐中學習,在調研中成長,扎西會議偉大長征精神在實踐團成員的心中播下了理想信念的種子。實踐團將持續推進此次項目成果的優化,利用專業優勢和高校平臺,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青春汗水。同時,實踐團成員也將步履不停,堅定不移秉承革命遺志,弘揚長征精神。
(機械學院/朱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