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民生放大鏡|助力社會法治,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背景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立為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法治更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普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法律對于維護個人正當權利也有重要意義。因此,西安交通大學“法佑你我”暑期社會實踐隊邀請了南院門街道、張家村街道的居民進行普法宣傳,并通過問卷的形式對當代人的法律認知程度進行調查,并得出了相關結論。
1、 實踐準備
在確定好選題之后,實踐團隊通過騰訊會議進行線上團課,小隊成員在指導老師齊鵬的指導下,首先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進行分工,為后續社會實踐做準備。開始著手聯系綜治中心,并準備與社區居民日常生活較為貼近的法律知識,設計調查項目和相關問卷。
2、線上宣講
“法佑你我”暑期社會實踐隊經過與綜治中心的溝通協商,于8月13日和14日邀請到了南院門街道、張家村街道的居民進行了普法宣講。由于疫情原因,社區對于大面積的群眾聚集較為謹慎,因此采取了線上的形式,通過抖音直播間進行普法宣講,向社區居民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及相關案例。
圖1-直播截圖
團隊成員精心選取了與居民生活關系較大的房屋買賣,物權所有等法律糾紛作為案例,向社區居民詳細講解了用益物權的定義、法律特征、社會意義。同時也對居民提出的鄰居飼養寵物導致樓內衛生惡化,未經物主同意私自轉售物品等問題進行了認真細致地解答。團隊成員積極與社區居民進行互動,有相當一部分居民表示自己對法律并不熟悉,普遍靠的是個人經驗和約定俗成的規定。大部分居民不會用法律手段保護個人權利,甚至對自己應有的權利也了解甚少。
3、 問卷調研
小隊的調研分為線下采訪和線上問卷兩種。線下小隊成員在疫情允許的范圍內,同時在陜西、福建、廣東、山東等地進行發放問卷,對社區居民的法律認知情況進行調查并錄入數據庫,同時與社區居民就法律有關問題進行了一定的交流,得到了有效、反映實際的調查結果。
圖3-線下調研
同時在線上通過問卷星進行發放問卷,為了使問卷更加面向大眾,團隊成員對問卷進行了多次修改,以適應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填寫。并輔以電話調查和線上騰訊會議的形式對一些居民進行訪談,調查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法律的認知程度。截止2022年8月26日,共收集到281份,涉及全年齡段,其中主要為中青年群體。
圖2-普法調查問卷
4、 數據分析
本次問卷所得281份數據,現選取一部分數據的可視化分析結果進行展示:

從中可以看到,超過60%的群眾參加過普法活動,證明國家的普法宣傳較為到位,廣大群眾在一定程度上接觸過法律,對法律有一定了解。同時也可以得到,居民對立法或重大案件等法律熱點事件不太關注,也不經常觀看與法制有關的節目報刊等,在日常生活中對法律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個人權利方面,超過80%的人知道或者大體知道自己的權利,但卻有56%的人認為使用法律維護個人權利較為困難,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需要加強群眾對于法律的信任,使更多的人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本次調查顯示,大部分人對法律有一定認知,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夠重視;對個人權利有清楚的認知,但對法律維護權利卻信心不足。如何加強民眾對法律的使用,保障個人權利,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話題。
5、 實踐心得
在實踐過程中,小組成員通過網上團課和個人學習的方式學習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識,并且知道了一些平時不為人所注意的個人權利,學會了怎么用法律的武器保障個人權利。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意識到居民法律知識的缺失和對法律的不重視,需要加強對民眾的普法宣傳,加強民眾對法律的信心,讓更多的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重視法律,使用法律。在小隊的合作調研中,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了本次實踐,也鍛煉了自身團結合作的能力和心懷天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