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我參與了暑假期間進行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加入的隊伍是華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青苗實踐隊。
在5月,我通過青苗隊的面試成為隊伍宣傳組的一員。此前,我并未參與過三下鄉的相關事宜,這次對接的學校也不同與同校的許多在省內進行活動的隊伍,而是遠在河南商丘。我們采用的也是線上的形式,對于宣傳工作來說,這種方式免去親身奔波拍攝記錄的麻煩,但也會對素材的豐富性和優良水平造成影響。
活動開始前1個多月,我們小組就召開小組會議進行初期的工作大綱介紹和人員安排。因工作需要,我們的小組存在副組長的空缺,我也積極接受這一挑戰成為小組副組長。
“三下鄉”正式開始后,我們的工作主要是每一天的公眾號推送和通訊稿撰寫、修改和投遞發表。在旁聽文教板塊和藝體板塊同學的授課過程中,雖然主要目的是搜集宣傳工作圖文素材,但是我也通過這些學習到一些師范技能和許多線上授課的技巧。“三下鄉”活動是中國高校大學生的重要實踐項目,對接小學進行支教是其重要形式,也是我最感興趣的形式。它不單是表面看到的上課下課,背后組織需要許多思考和準備,隊伍里的其他同學也一直對其他板塊的工作提出很好的改善建議。 有時候我們會在實踐中點滴收獲,而并不一定能說出學習到的每一點內容。但是,凡我們所經歷的事都會潛移默化造就自己。7月里的“三下鄉”就是這樣讓人在實踐中收獲的寶貴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