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實踐|浙江財經大學信智學院“尋諸暨星火,品同山風味”鄉村振興實踐服務團赴諸暨市麗塢底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帶隊老師:
陳明晶、洪寶華
學生負責人:
韓玉鴿
團隊成員:
何周學、郭夢怡、王菁婷、楊佳鈺、邵楓茗、宋鵬影、黃俊凱、金鑫
青年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也是重要建設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到鄉村一線建功立業,強調“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求“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寄語大學生村官“熱愛基層、扎根基層,增長見識、增長才干,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2022年7月7日,信智學院“尋諸暨星火,品同山風味”鄉村振興實踐服務團在指導老師的支持下踏上了前往同山鎮的征程。
實踐團隊重點走訪了麗塢底村,1927年1月,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壽松濤在這里建立了諸暨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打響了諸暨農民武裝抗爭北洋軍閥的第一槍,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各個歷史時期,麗塢底都有著艱苦斗爭的光輝歷史,走出了壽松濤、壽漢卿、沈樹根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和共產黨人,戰爭中犧牲烈士多達7人。
實踐活動開展的第一天,團隊來到了麗塢底村文化禮堂,通過參觀,團隊成員對“諸暨小延安”背后所蘊含的紅色精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感悟,其中,講解員壽仲學爺爺無私奉獻的精神更是讓我們看到了麗塢底村紅色精神的傳承。
此外,實踐團隊還前往了浙江同山醉美人酒業有限公司,醉美人酒業是第二批諸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點,項目名稱為:同山燒酒傳統釀造技藝。考察中,團隊成員對“江南小茅臺”——同山燒的釀造工藝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在周勇經理的敘述中,團隊成員對于如何真正打開同山燒的銷路,開展激烈的討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與意見。
實踐團隊還前往了醉美人酒業博物館,場館內各式各樣的瓷器藏品不僅僅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復古風潮,更承載了傳統詩酒文化、社會習俗。團隊成員提到提出可以在傳統酒杯上鐫刻諸暨獨特的文化印跡,開拓酒產文創產品,以此講述諸暨故事,吸引游客收藏紀念,可以更好地宣傳同山燒酒業。此外,也可以以同山燒為主題設計紀念幣、鑰匙扣、冰箱貼、書籍等一系列文創產品。
當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賦能了眾多行業,中國傳統的白酒行業也享受到了科學技術帶來的新改變。從數字化營銷到智能釀造,科技已經滲透到酒行業的諸多環節之中。實踐團隊依托自身知識儲備,結合同山燒產業未來規劃,將致力于以“信息力量”共同推動同山燒酒業的科學技術發展。此外,團隊將以麗塢底村革命老區為線,推出紅旅釀酒產品,從產品包裝、設計、文化融合等方面進行調整,推動酒鎮建設。
為更好地了解同山燒的銷售情況,實踐團隊又專門來到線下專賣店進行探訪。據店員介紹,他們售賣的酒主要來源于當地村民自家釀造。按照相關政策,這些小作坊生產的同山燒主要在諸暨當地銷售,身價始終高不起來。如何規范小作坊生產,做大做強同山燒產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為期一周的實踐已經結束,本次實踐不僅開闊了隊員的眼界,更是探尋了自己的內心,大家不僅學到了歷史知識、紅色精神以及釀酒文化,還體會到了藏在背后的品質與精神。團隊成員結合麗塢底村和同山燒各自的特色及優勢,提出打造“酒旅融合新發展”的創新型發展模式,有望在提高同山燒銷量的同時,進一步宣揚麗塢底村紅色歷史文化,從而助推麗塢底村乃至同山鎮的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