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人家四十年》:見證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
2018年12月,一部反映小崗村四十年來發展歷程的紀錄片《小崗人家四十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部紀錄片以其真實、感人的畫面和深入的講述,為觀眾展現了小崗村從貧窮落后到繁榮富裕的巨大轉變。在2024年7月29日至8月2日,“‘林’光閃耀,旅見小崗”實踐團隊在小崗村進行社會實踐的同時,對該影片進行了團隊性的觀看與學習。
《小崗人家四十年》通過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當事人的深情回憶以及專家的深入解讀,全方位地呈現了小崗村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所經歷的風風雨雨。1978年那個寒冷的冬天,小崗村18位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以“托孤”的方式按下了鮮紅的手印,實行“大包干”,從此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在紀錄片中,團隊成員看到了小崗村在改革初期面臨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并非一帆風順,村民們面臨著思想觀念的束縛、生產技術的落后以及自然災害的侵襲。然而,正是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小崗人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戰勝了重重困難,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崗村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科學化,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同時,小崗村積極發展多種經營,養殖業、加工業等產業蓬勃興起。村里涌現出了一批致富帶頭人,他們帶領村民共同創業,共同富裕。如今的小崗村,已不再是當年那個貧困的小村莊,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環境優美、人民幸福的現代化新農村。
影片中,有一位名叫李明的村民給成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憶起當年自己一家老小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感慨萬千。在實行“大包干”后,李明積極學習農業技術,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如今他不僅蓋起了小洋樓,還買了小汽車,過上了小康生活。李明的故事只是小崗村眾多村民的一個縮影,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書寫了小崗村發展的新篇章。他的這種積極上進,勇于實干的精神同樣也應鼓舞著當代青年們。
《小崗人家四十年》還深入探討了小崗村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例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外流,土地閑置等問題逐漸凸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小崗村積極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紀錄片也展現了小崗村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村里修建了文化廣場、圖書館等文化設施,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設施的城市化為村民們帶來了更加便捷的生活。小崗村的變遷,是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讓人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和無限可能。同時,小崗村注重培養村民的法治意識、環保意識,倡導文明新風,使小崗村成為了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典范。
觀看完《小崗人家四十年》,團隊成員不禁為小崗村的巨大變化而感到震撼和自豪。小崗村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一個生動寫照,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有力見證。它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在新時代,小崗村將繼續秉承“敢為人先”的精神,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在全體小崗人的共同努力下,小崗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這部紀錄片不僅為成員展現了小崗村的過去和現在,更讓每一個人對中國農村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