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三下鄉實踐期間,我對十八洞村的生態保護、村民創業等方面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十八洞村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也注重生態的保護。部分村民表示,在十八洞村有劃分一定的自然保護區并且綠化面積增加,生態環境在改善。十八洞村牢記“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原則,不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在整個開發過程中堅持可持續發展。
圖為十八洞村路邊部分綠化圖(供圖:楊州)
其次,農家樂和民宿創業在十八洞村地區有著巨大的潛力。隨著城市人們對于休閑、度假的需求增加,農村地區的自然風光、鄉土文化和農業體驗成為吸引游客的亮點。通過三下鄉實踐,我見識到了一些成功的農家樂和民宿創業案例,這些創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改善了居民收入。然而,農家樂和民宿創業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需要提高農民的創業意識和管理水平,加強與旅游市場的對接,確保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產品。同時,還需要關注保護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問題,避免過度商業化和資源浪費。
圖為實踐團成員訪問十八洞村農家樂圖(供圖:楊州)
通過這次三下鄉,我充分認識在助力鄉村發展時,需要注意平衡經濟利益和文化、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以確保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能夠得到充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