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財學子三下鄉:重溫紅色歲月,感悟革命情懷
七月,正值綠葉蔥蘢的蟬鳴時節。作為即將步入新學期的準大二學生,一方面不想如此平淡無奇地結束大一生活,另一方面又想使自己的思想理念、實踐能力得到鍛煉提升。恰逢一年一度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之際,我主動報名參加了我校廣東財經大學以“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我作為法學院“潮我看”團隊的一名成員,與團隊成員于7月10-12日前往廣東潮州湘橋區,開展了以西湖涵碧樓、潮州潮劇團、劉察巷李春濤烈士故居為實踐地的三天調研活動,學習研究潮州地方的紅色文化,調查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的發展現狀。
第一次參加此類社會實踐活動的我沒有任何經驗,實地調研開展前的活動準備就已讓我力不從心、無從下手,幸運的是遇到了一群非常可靠、有想法的小伙伴。在與團隊成員、指導老師一起探討研究后,活動策劃案和申報書從無到有,從殘缺不全到完整成形,在這個反反復復修改完善的過程中確實有時候會感到枯燥乏味,但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活動策劃案和申報書的上交,我們團隊此次三下鄉活動成功立項,實地調研活動得以繼續開展進行。
長夏炎天氣郁蒸,火云酷烈煙光凝。七月的潮州酷暑難耐,我仍記得三天調研期間烈日炎炎,空氣中都帶著熱騰騰的蒸汽,但這也未曾阻擋我們實踐隊成員洋溢的熱情。積極熱情、認真負責在我們團隊此次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記得我們在確定好三個實踐地之后都提前聯系當地的相關人員,希望他們可以配合我們團隊的調研活動并邀請他們接受我們的采訪,雖然吃了不少“閉門羹”,但并沒有挫傷我們的熱情,反而激發了我們勢在必得的斗志。最后,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參觀采訪活動得以圓滿完成。
在實地走訪調查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潮劇團演員陳先生為我們介紹戲劇展現講述紅色革命文化的獨特之處。在他的講解中,一方面加深了我對潮州地方紅色文化的認識了解,另一方面我也深深感悟到戲劇的魅力所在,它融合歌舞、說唱、舞美、音樂、燈光等于一體,以一種更直觀形象的形式去演繹紅色革命故事。
此次社會實踐,對我來說收獲頗豐、受益匪淺。首先,通過重溫紅色歲月,我回顧了家鄉潮州當地家喻戶曉的“潮州七日紅”革命歷史,體驗了戲劇藝術演繹革命故事的魅力,感悟了李春濤烈士革命情懷,同時我也充分意識到,紅色文化的傳承發展更加需要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去推動。
其次,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豐富了我原本普通平凡的課余文化生活,增加了我的社會見聞,同時提高了實踐能力;在實地調研中團隊的協作活動,讓我更加領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最后,讓我重新全面認識自己,更好地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開發自身潛能,提升自我,為以后其他社會實踐打下堅實基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此次活動前,我對家鄉潮州當地的紅色文化了解并不多,更不用說去實地參觀學習,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讓我真正重新認識了解潮州的紅色文化歷史,并實地體驗當地的人文生活。此外,我也意識到紅色文化的傳承任重道遠,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發展潛力無限,而青年學生正是主力軍。青年一代的我們應當不辱使命,積極響應時代的號召,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傳遞傳承黨百年激發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學習宣傳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用一代青春感染另一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