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緬懷革命先輩 凝聚初心力量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1周年之際,學習黨史正當其時。2022年7月3日,作為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不忘“苯”薪實踐隊隊員,我懷著敬畏之情來到家鄉平度市的黨史紀念館,深入學習、回顧黨的光輝歷史,重溫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之路,聆聽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
新近落成的平度黨史展館莊嚴肅穆、氣勢恢宏,以重大事件、重要成就、重要任務為主線,以山河破碎、黎明之光、開天辟地、激流勇進、浴血榮光、銅墻鐵壁、人間正道、換了人間、戰天斗地、改革開放、砥礪前行11個部分,從五四運動和黨的創建開始,以圖片形式對黨的百年紅色征程的每個歷史階段進行全景式展示。以楊明齋、劉謙初為代表的平度兒女英勇斗爭、頑強奮斗,用奉獻和犧牲,展現了平度兒女的血性與光榮。
隨著不斷深入參觀黨史紀念館,我仿佛走進了歷史深處,看著一件件破舊的軍衣,一個個簡陋的生活用品......就是憑借著這么簡陋的工具設備,革命先輩們發揚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用舍生為國的英雄氣魄,頑強拼搏,最終取得勝利,用他們鮮活的生命換來了如今家鄉人民的幸福生活!一步步向前走,我看到了當時戰士們作戰時用的各類武器,它們雖已生銹殘破,但這些真實的物品見證了曾經日日夜夜的艱難歲月,見證了革命先輩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也見證了無數革命先烈為故鄉、為國家奉獻的熱血!一想到我們的戰士不得不端著落后人家20年的早已淘汰的舊式武器、不得不揮舞著冷兵器時代的大刀長矛面對著敵軍那全副現代化的戰爭機器時,我心里就產生一種歷史沉重感,為我軍粗陋的武器裝備而沉重,為舊時代人民餓殍遍地、民不聊生而沉重,為舊中國的貧窮落后、千瘡百孔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而沉重!它們像一個個時光機,帶領我們穿越歷史,時刻警示著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歷史的厚重總是讓我們猝不及防,返程途中,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黨的艱難奮斗。百年前的中國,外侮入侵、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血灑疆場,以血為筆,用年輕的生命、崇高的精神在這岌岌可危的大廈勾勒出一幅民族復興的歷史畫卷。歷史的更替妄圖掩埋掉無盡的悲號、昨日血淚,但不屈不撓、家國為先的精神仍根植于中華兒女的血液中得以世代傳承。我們不會忘記歷史,更不會忘記昨日的屈辱。無數中華兒女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洪流中,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即倒,一生為國無怨無悔。換來了如今我泱泱華夏國運昌隆,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的盛世景象。
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永遠銘記那些在危難時刻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烈士,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民族解放,國家安康。在黨史學習旅途上,黨史教育不斷鞭策我成長進步。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時刻牢記使命,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報國之志化作愛國之行是我們應承擔的使命。先輩已將民族復興的畫卷勾勒成圖,現在需要我們為此揮毫著墨。江山帶有才人出,我輩登臨正當時。
- 聽其內心聲音,伴其健康成長
- 在炎炎夏日開展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實踐活動。我的熱情如同八月頭頂上烈日的陽光一樣灼熱,也如同葵花地里的向日葵一樣耀眼。此次的實
- 08-24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