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濕地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全部恢復了原濕地公園在東營市城郊一大片蘆葦塘的基礎上建設。黃河入海口濕地公園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東北部,地處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入海口處。2021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東營市考察黃河入海口實地察看黃河河道水情和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環境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情況。
7月15日我們實踐隊跟隨習總書記的步伐來到濕地公園進行考察。汽車在濕地間穿梭,向窗外看去,一湖一河,接連成片的蘆葦一望無垠,湖水濕地像棋局分布,接連成片。向外望去,天空蔚藍,于蘆葦濕地成一線,即使在車內也能感受它的寬闊無盡。
客車停在刻有“黃河入海口”字樣的石頭附近,下車我們在那里唱了歌曲《保衛黃河》。但是令我魂牽夢縈的黃河入海口在我的想象中,應是奔騰洶涌著,是波瀾壯闊著,然而抵達這里眼前的景象卻與想象的大相徑庭。黃河攜帶著黃土高原的泥沙浩浩蕩蕩激情而下,左沖右突,行至此地,大概是太累了,又宛若失去了精神寄托,竟疲憊地卸掉泥沙,徑自坦然地走向了大海。失望之余我卻驚奇地感受到了入海口的另一種意境、另一種美。黃河水緩緩地流淌著,世間喧鬧已不復存在,爭斗沖突已蕩然無存,一切都是那樣和諧自然,靜謐恬淡,如同母性的汩汩乳汁,溫和地哺育和撫慰著靈魂,也讓心神皈依了平和的本真。希望下一次可以看到黃河相遇渤海的一剎那,撞擊出的黃藍兩種顏色迥異的巨大水流,緊緊地相依相擁,卻又各自盡情顯擺著各自的本色的奇異景色。
護好大河之洲,安穩候鳥之家!從天然柳木林棧道到黃河三角洲監測中心,再到黃河入海口碼頭,負責人員都在遵循總書記諄諄教誨,保衛黃河。
7月16日實踐隊來到壽光恒蔬無疆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參觀。在那里我們參觀了新型智能大棚,工作人員給我們講解了茄子苗的扦插管理方式,還看到了不同品種茄苗,講解人員耐心回答我們的問題。然后我們還參觀了篩選種質資源的大棚,有辣椒的,番茄的,還有草莓的,大棚里種著不同品種的同類作物,便于觀察篩選優質種質資源,并將淘汰的種質資源保存下來便于未來研究。參觀后我們進行了座談會,了解了壽光恒蔬無疆農業發展集團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是一家集蔬菜種子育繁推、工廠化育苗、現代園區規劃建設及運營、農技推廣培訓、蔬菜加工配送于一體的農業綜合服務管理集團。集團立足壽光,輻射全國,在壽光市、泰安市、濟寧市、菏澤市、新疆阿拉爾市共建有分園區6處,占地面積13000畝。中國工程院李天來院士在恒蔬無疆建立院士工作站,山東省蔬菜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集團落戶,集團還成立了蔬菜商學院。
這次參觀和座談給了我很好的機會去開闊眼界和實際操作,并從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完成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化,探索自己的潛力和興趣,為未來就業奠定良好的方向,也為自我成長豐富了閱歷。
下午我們去參觀了壽光蔬菜產業集團蔬菜小鎮。走進物控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智慧物聯平臺。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屏幕左側可以看到整個園區的運營模式,從標準化種植到全程可追溯,涵蓋了整個蔬菜全產業鏈。在屏幕右側可以看到整個蔬菜小鎮的全景、數據統計、氣象預報、環境監測、溫室情況,真正實現了全鏈條標準化、智慧化生產。在那里我們還品嘗到各種蔬菜。之后我們還參觀了種質資源研究室,開闊了眼界。大家邊走、邊聽、邊看、邊議,“蔬菜小鎮”的現代化管理技術、先進種植模式以及新材料應用等,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這次實踐,我體會到了壽光綠色農業的蓬勃發展,感受到了當地農民的智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鄉村振興仍在進行時,我們大學生更應深入農村,扎根基層,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推動綠色農業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