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起,看“黃河灘”變“幸福灘”
【山東理工大學7月16日訊】(通訊員 岳雪蓮)2022年7月5日,我們山東理工大學“黃河安瀾”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位于山東省東營市董集鎮楊廟社區,重走總書記足跡,看搬遷后人民生活的巨變。
悠悠百姓事,枝葉總關情
1979年,數萬村民搬到房臺上建房居住,為確保黃河安全做出了巨大犧牲,如今再搬新居,群眾的衣食住行如何解決,讓老年人老有所養是總書記始終牽掛的問題,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家事”,也是“國事”。
活動伊始,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幸福食堂,講解員為我們講述了當時總書記參觀幸福食堂的場面和幸福食堂的基本情況。從他的講述中我了解到,幸福食堂為100多位老人提供“一元午餐”,解決了部分獨居老人的飲食問題。
食堂黑板上的菜單,大多都是家常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解決了老人們的基本生活問題,一菜一湯,溫暖了老人們的心。
幸福生活,安居樂業
我們在社區傾聽老人們講述他們的搬遷故事,感受居民生活的新變化。老人們告訴我們,“出門就有學校,衛生院,超市,社區里還辦起了老年人活動中心,青少年之家......從搬到新社區,我們就好像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50年、3代人、2次搬遷,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住房更寬敞了,環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
據工作人員介紹,社區按照城市社區的標準規劃,實行集中供暖、天然氣入戶、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引入物業公司,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建成了省級示范標準村衛生室、省級一類幼兒園,建設了黃河南展區歷史文化館,設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餐廳、婦女兒童家園等,實現了社區群眾“老有所養、勞有所為、少有所依”。開通了到城區的公交車,廣電、移動、聯通數字網絡全覆蓋,社區居民生活非常便利。楊廟社區砥礪前行,守護母親河,創造新生活,努力建設民富村強社區美的新型農村社區。
山東理工大學“黃河安瀾”實踐團 責任編輯:宋繼宗
發布時間:2022-07-17 作者:岳雪蓮 來源:山東理工大學 瀏覽:
- 山東學子三下鄉:傳統文化新創新——青州
- 為進一步了解旅游業對于山東省青州市經濟的帶動作用,7月6日,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濃“農”深情,“鄉”約振興實踐團來到了山東省
- 07-19 關注:0
- 春潮起,看“黃河灘”變“幸福灘”
- 山東理工大學“黃河安瀾”實踐團于7月16日到山東省東營市楊廟社區深入走訪社區居民,感受社區搬遷后的巨變。
- 07-17 關注:6
- 暑假社會心得
- 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
- 07-16 關注:4
- 踏尋先烈遺址,弘揚紅色遺志
- 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可謂是收獲頗豐,不僅欣賞到了潭簕村的田園風光,更圓了自己的紅色夢想,我們參觀的景點都與紅色歷史有關,作為革命的后繼
- 07-15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