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紅心向陽”暑假社會實踐團隊于2022年6月19日至20日來到了安徽鳳陽小崗村,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了解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狀況,感受在紅色賦能和政策傾向下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帶來的切實影響。
6月19日上午10時許,紅心向陽實踐團首先來到了大包干紀念館,40年前,十八位村民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紅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隨后實踐團參觀沈浩紀念館,了解沈浩書記生前的工作事跡。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實踐團還拜訪了18位帶頭人中的關有江、嚴金昌兩位老人,聽兩位講述了當年進行大包干的經歷以及小崗村在改革開放后的變化。經過一上午的實地參觀,團隊成員都紛紛表示之前僅在教科書上粗淺了解過小崗村,現在有機會能夠親眼見識到它的現代化發展建設,并且切實追溯了小崗村的改革歷史,實為振奮人心。

19日下午,調研團隊一行人又來到了小崗培訓中心,試圖進一步探尋“小崗改革再出發”主題教育培訓的情況,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新時代背景下小崗村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動向。據小崗村紅色教育基地鄉村振興培訓介紹,小崗村紅色教育基地從各視角、各領域全面剖析解讀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縱觀全局走向,暢論未來發展,分享優秀的理論研究成果和鄉村振興實踐案例,構筑前沿的鄉村振興培訓課程,開展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培訓班還將以案例教學的方式,通過現場走訪小崗村紅色教育基地等安徽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示范點,對如何實現鄉村振興有更深刻的理解。
20日上午,團隊成員采訪中共鳳陽縣小崗村委員會委員,村委會周委員熱情地接待了同學們,通過周委員的介紹,大家了解到當年大包干并非一夜想出,而是大家思慮已久的結果,卻沒想到會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黨和國家對小崗村發展狀況也極其重視,曾有三任國家領導人先后來到小崗村視察。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來小崗村視察時,親自到田間查看農作物的生長狀況,詢問了許多農業生產相關的問題,有的問題甚至難住了身為種植大戶的周委員。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結合如今機械化生產的大背景和個人難以承受因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損失和農作物單畝收入較低的實際情況,小崗村提出了土地流轉的方案,走規模化、企業化、特色化道路,吸引外出務工小崗村村民返鄉,并引進工業、農業高科技人才。而未來,小崗村也將在現代化農業、旅游業、招商引資辦工業三方面整體提升,讓小崗村成為新時代土地改革的又一帶頭村。多年來小崗村先后榮獲全國十大名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多項殊榮。小崗村紅色教育基地成為單位團體開展紅色教育的重要場所。

6月20日下午,實踐團來到七星農場示范基地,團隊參觀了小崗村500畝水稻試驗、示范、教學基地,了解科學的管理理念以及完備的新型農業發展系統,同時結合示范區現有的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以及稻谷溯源體系,在提升作物質量以及加工銷售方面進行實地考察。 隨后,團隊參觀了金小崗農業示范區,在對金小崗農林科技產業示范園調研中,成員主要了解到金小崗示范區“旅游+生產+觀光”的新型發展模式,學習了具體新型農業科技以及其作為一個集旅游觀光、科研、工廠化育苗、標準化果樹栽培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的實現路徑。
21日上午,實踐團前往小韓莊文化體驗園,團隊成員全面體驗了小韓莊概念園區,通過觀光、參觀、與園區負責人交談等方式,感受原生態餐飲、文化展示交流、休閑娛樂、民俗文化、生態觀光等“跨界”融合,充分理解和思考文化傳承以及新型共享農業在小崗村的創新性發展。之后,團隊來到了小崗村工坊一條街,對其引進的傳統特色手工藝坊,比如花鼓工坊、鳳畫工坊及木工藝坊等進行體驗,考察了工坊一條街對于旅游經營的整改以及發展策略的實行,并對其綜合旅游發展水平進行評估。
經過兩天半的實地考察團隊成員收獲頗豐,小崗村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土地流轉,一直在探索適合農村發展的道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適時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小崗村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艱苦奮斗、愛民為民、無私奉獻、銳意改革的精神正是小崗能夠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