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東營7月19日電(通訊員 姜遠志) 7月19日,在山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黨總支的帶領下,融綠青東實踐團赴東營市,前往東營市發改委進行參觀學習,了解有關黃河流域地區的保護政策,以“按下黃河美顏鍵,東營再添環保路”為實踐主題,開展調查研究,學習黃河三角洲流域的環境保護政策,探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以及輻射帶動的生態經濟、生態旅游、生態農業方面的發展。
融綠青東實踐隊與當地發改委取得聯系,并且為了配合當地的防疫政策,團隊成員全程佩戴口罩,并及時做好對隨身物品的消毒工作。融綠青東實踐團成員在7月19日來到東在相關工作人員帶領下,參觀學習了園區內的展板,了解到統籌“人、城、生態”協調發展的東營市,圍繞濕地進行了特色規劃,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

圖為相關工作人員帶領融綠青東團隊園內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供圖
為總體上把握東營市保護黃河流域的規劃建設,實踐隊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科負責人開展了訪談。據了解,東營市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到打造從東營濱州界至黃河入海口的沿黃綠色長廊,形成“三帶七區多節點”的用地布局。隨后步入正題,工作人員邀請實踐團成員去辦公室并介紹保護黃河流域相關政策。工作人員分發《東營區推動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文件》資料,并依據資料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我們得知近期以來,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黃河生態治理工作,將黃河大保護大治理上升到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充分考慮上中下游的差異,加大上游水源涵養、中游水土保持、下游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實施不同的治理策略與路徑,推進保護治理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同時必須綜合考量各個因素,對當地的資源開發進行合理規劃,實現生態平衡。

圖為工作人員為團隊成員講解東營政策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供圖
與相關負責人員開展訪談,以期深入了解在科學有序推進沿黃生態長廊建設中政府工作展開的方式、方法、效能,共同探討黃河生態長廊建設實施經驗、存在問題和保護成效。在此基礎上,實踐團隊利用學科交叉的優勢,力圖進行多維度探索、多角度剖析,為黃河流域城市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借鑒。工作人員積極為實踐團成員答疑解惑,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實踐團成員深刻認識到保護黃河三角洲的重要性。
經過這一天的深入調查和學習,隊員們更加意識到了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態環境所帶來的財富。黃河流貫萬里,不舍晝夜,裹挾泥沙,以千百年的積淀,攆海成陸,塑造出了豐饒的黃河三角洲。心生敬畏的不僅是天地造物之力,更是其所積蓄的文明風華。同時美麗的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塑造了輝煌的華夏文化。不僅是國家,每個中國公民,更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切實的為保護黃河貢獻自己的力量,只有世世代代地去保護黃河,保護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黃河流域才能一直是生物棲息的天堂,才能一直造福人類社會,讓母親河能夠越來越美,越來越好!

圖為實踐團成員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