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賡續血脈重走紅軍路、走進畬鄉共話民族情、小康筑夢尋訪共富經”為主題,福建江夏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日前組織師生分為三個實踐團隊,深入三明寧化縣開展2022年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紅色傳承”長征實踐團前往參觀鳳凰山紅軍街、朱德演講舊址、五通廟、紅軍井、列寧小學紅3軍團第4師師部舊址、紅四軍看病所等舊址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國際教育學院黨委書記王龍輝現場給實踐團成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講述了《浴血的湘江之戰》等經典紅色故事,為大家呈現了當年紅軍在寧化開展的革命活動歷史畫面,帶領同學們感受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矢志奮斗的艱苦歲月和紅軍長征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
“情暖畬鄉”同心圓實踐隊前往寧化縣水茜中心學校,開展“大手拉小手·民族團結我同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活動。隊員們通過英語教學、民族團結小課堂、誠信感恩教育、互動游戲、愛心捐贈等方式,與小朋友們拉近距離,為小朋友們送去祝福。
“小康筑夢”尋訪實踐隊分別前往寧化縣河龍貢米基地、水茜產業融合園、湖村蛟湖小鎮實地調研。隊員們在河龍貢米備選品種展示區,從立地條件、栽培管理、檢驗加工、質量特色等方面,實地考察了解河龍貢米培育情況,并就糧食生產、家庭收入、脫貧情況生產經營等方面與農戶代表進行了深入訪談。
本次社會實踐依托紅色革命根據地寧化縣的紅色資源,突出以長征精神為主線,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體悟紅色文化;為畬鄉小學生送去慰問,當好民族團結的宣傳者、示范者和踐行者;通過河龍貢米基地等當地特色產業調研,感受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戰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導同學們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展示新時代青年的良好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