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黃炬洋訊)近日,由廣東財經大學13名優秀大學生組成的螢芒筑夢支教團,圓滿完成了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浦江小學為期兩周的暑期支教活動。志愿者們不僅為當地孩子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課程與陪伴,更通過建立“N+1”長期計劃等舉措,為改善鄉村教育資源匱乏現狀注入了青春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背景與啟程:心系山鄉,步履不停】
本次支教活動源于廣東財經大學對鄉村教育現狀的長期關注。浦江小學地處偏遠山區,師資力量薄弱,素質教育課程嚴重缺失,孩子們接觸外界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有限。為彌補這一差距,螢芒筑夢支教團自今年4月起便開始精心籌備,通過層層選拔組建團隊,并針對當地學生特點設計了由抗逆力課、興趣課構成的多元化課程體系。
啟程前,螢芒志愿者們不僅進行了系統的教學技能培訓,更通過公益組織籌集資金,購買了60份精心挑選的繪畫工具、體育器材等物資,裝滿了沉甸甸的行囊。正如一位志愿者在推文中寫道:“我們帶去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對山外世界的描繪和對未來的期許。”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愛心與責任,支教團于7月14日踏上了前往梅州五華的旅程。
【支教進行時:課堂內外,播撒愛與希望】
抵達浦江小學后,螢芒志愿者們迅速克服了生活條件簡樸等困難,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兩周的時間里,校園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歡聲笑語。
課堂煥新顏
螢芒志愿者們將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帶入課堂。抗逆力課上,通過情景劇表演讓枯燥理論“活”起來,用生活實例講解抽象概念,用趣味游戲點燃了學習熱情。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舞蹈和籃球課,我們通過教學《城外小月亮》和《愛的主打歌》,賦予。我們通過13節抗逆力核心課程,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目標感、效能感。

陪伴暖童心
除了課堂教學,志愿者們更注重與孩子們的情感交流。志愿者們在開課之前便進行了家訪,深入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環境和成長困境。課間休息時,操場上總能看到志愿者和孩子們一起打籃球、打羽毛球、做游戲、嘮嗑的身影;午休時,志愿者會耐心傾聽孩子們的心事,解答他們的困惑;這種亦師亦友的陪伴,讓許多內向、缺乏自信的孩子逐漸打開了心扉,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一位五年級學生在日記中寫道:“老師,你們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星星,照亮了我們。”

活動促成長
螢芒支教團還精心組織了游園會、午餐制作活動、染卡制作、籃球賽等活動。在結營匯演上,孩子們自信地展示著支教期間學到的歌曲、舞蹈,贏得了村民和老師們的陣陣掌聲。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更鍛煉了他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播種未來:建立長效機制,愛心持續傳遞】
兩周的支教時光短暫而珍貴。為了讓這份愛心和影響能夠持續下去,螢芒支教團在活動結束前,重點推進了兩項具有長遠意義的舉措:
組建兩個可持續的興趣社團——志愿者們利用公益組織提供來的物資和學校提供的空間,精心布置了兩個興趣社團。為孩子們播下了一個可復制傳播的種子,解決了課外資源匱乏的燃眉之急。校長在落成儀式上激動地表示:“這些社團是孩子們最寶貴的財富,感謝你們為山里的孩子帶來了自信與活力!”
“多彩校園創造年書信活動”陪伴計劃啟動——通過深入家訪和日常觀察,支教團發起了多彩校園創造年長期書信交流計劃。該計劃旨在為這些孩子提供一個“精神支柱”的陪伴角色,提供學業輔導、心理關懷等支持。目前,書信活動成功進行第一期,各項工作已初步展開。這標志著螢芒支教團從短期活動向長期、精準幫扶邁出了關鍵一步。
【反饋:清泉潤童心,微光映成長】
支教團負責人(化名:慧慧):“這次支教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鄉村教育的艱辛與希望。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對外界的好奇,是我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社團建設和‘多彩書信’計劃只是開始,我們將持續關注孩子們的成長,并努力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進來。”
浦江小學教師(化名:李老師):“大學生志愿者的到來,像一股清泉注入了我們學校。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新知識、新方法,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活力和關愛。孩子們的變化是實實在在的,更自信、更開朗了。我們非常感謝他們,也期待這樣的活動能持續下去。”
志愿者代表(化名:小魚):“離開時,孩子們拉著我們的手依依不舍,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感動。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奉獻’二字的重量。支教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一場雙向的成長。我們點亮了孩子的夢想,孩子也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未來,無論身在何處,我都會繼續關注這里,盡我所能提供幫助。”
【結語:我們相信,螢芒微光也能點亮夢想之光】
當前,我國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依然存在,偏遠鄉村地區的教育資源,特別是素質教育資源,與城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大學生暑期支教作為社會力量參與教育扶貧、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能為鄉村孩子帶去知識和陪伴,拓寬視野,激發夢想,也能讓大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國情、增長才干、錘煉品格,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責任感的生動課堂。
廣東財經大學螢芒筑夢支教團此次五華之行,正是這一背景下的積極實踐。活動不僅注重短期內的知識傳授和情感陪伴,更著眼于建立長效幫扶機制,體現了活動的深度和可持續性,為解決當地實際困難提供了具體方案,也為其他支教活動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隨著支教團成員的返程,浦江小學的校園暫時恢復了往日的寧靜,但“螢芒”點燃的希望之火已然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我們將繼續守護孩子們的夢想,書信計劃的承諾也將跨越山海,持續傳遞溫暖。廣東財經大學螢芒筑夢支教團用青春和汗水書寫了新時代青年服務社會、奉獻擔當的動人篇章。他們的行動證明,螢芒雖微,匯聚起來便能照亮前路;愛心接力,終將點亮山鄉孩子們的未來。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這樣的“螢芒”涌現,共同為促進教育公平、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