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7 日,化工學院“鄉旅共匯振興夢”實踐團赴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開展調研,通過參觀村史館、學習香包制作,系統了解村莊轉型歷程與非遺文化傳承。
實踐團成員們先走進村史館,在展陳與講解中明確了村莊的三次關鍵轉型:上世紀 80 年代村莊依托煤礦辦水泥廠、面粉廠;2001 年村莊為響應環保政策關停污染企業,轉向科技型民企;2012 年村莊借潘安湖濕地改造發展文旅產業。村史館中,實踐團成員還了解到,在村子的發展過程中,黨建引領貫穿始終:該村曾是淮海戰役華野戰第一院駐地,百余名村民支前;改革開放后推行“八隊一兵”活動,民兵成建設主力。隨后實踐團成員們來到香包工坊,十余位繡娘穿針引線,素布變香包,艾草、薄荷清香彌漫。實踐團成員們認真觀摩學習香包制作過程,記錄下布料裁剪、紋樣設計、中藥填充、縫合成型的每一個步驟。墻上懸掛的香包樣品更讓大家眼前一亮——既有生肖等傳統造型,也有融入現代元素的卡通樣式,繡娘解釋:“多樣設計是為了滿足不同游客需求。”
此次調研不僅讓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文化振興在鄉村發展中的強勁動能,切實感知到文化對鄉村發展的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更進一步深化了成員們對 “產業振興+文化傳承”鄉村發展模式的直觀認知,為后續理解鄉村振興多元路徑、探索實踐方向奠定了基礎。
作者:郭怡 周恒 張凌云
攝影:孫瑞征

實踐團成員參觀香包文化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