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湖北醫藥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紅色千里行志愿隊走進小草義工興鄖路社區暑期愛心托管班,為40余名兒童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以"踏草鞋足跡悟初心·承紅色醫魂育新苗"為主題,通過情景教學、實踐體驗、技能傳授等多維度設計,讓井岡山精神從歷史書本中"活"起來,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信仰的種子。
草鞋里的革命:觸摸歷史的溫度
“這雙草鞋,是紅軍戰士用稻草一針一線編織的,他們穿著它走過了井岡山的每一條山路。”志愿隊員手持草鞋,深情講述著革命年代的崢嶸歲月。在“草鞋情深憶井岡”主題課堂上,志愿者們通過精心制作的動畫短片,生動還原了1928年井岡山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場景。當毛澤東同志“穿草鞋闖出中國革命路”的歷史影像出現在屏幕上時,孩子們發出陣陣驚嘆。
圖為志愿隊員向孩子們展示紅軍草鞋制作工藝
在“一根燈芯的故事”情景劇中,隊員們用生動的表演再現了毛澤東在微弱燈光下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的場景。“只用一根燈芯,能看清字嗎?”一位小朋友好奇地問道。志愿隊員借此展開討論,引導孩子們理解:艱苦奮斗不僅是物質的節約,更是一種在困境中依然堅持理想的精神力量。這種沉浸式的歷史體驗,讓抽象的革命精神變得可觸可感。
戰火中的仁心:紅色醫魂的傳承
“在缺醫少藥的年代,紅軍戰士用食鹽為傷員消毒,用自己的生命守護戰友。”在“戰火中的生命之光”互動課堂上,志愿隊員拿出模擬急救包,向孩子們講解紅軍戰地救護知識。當聽到張子清師長讓出最后一包食鹽救治傷員而自己犧牲的故事時,許多孩子眼眶濕潤。
圖為孩子們學習基礎急救技能
隊員們還通過對比展示,將紅軍時期的草藥止血與現代AI急救系統的發展串聯起來,讓孩子們直觀感受醫學技術的進步與紅色基因的傳承。在“紅軍餐里的醫學智慧”環節,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粗糧的營養價值,將革命傳統教育與健康知識普及巧妙結合。
童聲里的信仰:紅色基因的薪火相傳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嘹亮的歌聲從教室傳出,這是“紅歌里的黨史”教學環節。志愿隊員張政淇一邊指揮,一邊講述《歌唱祖國》背后的故事,孩子們清澈的童聲與志愿者的和聲交織,奏響了一曲動人的信仰之歌。
在“我給紅軍寫封信”活動中,孩子們用稚嫩的筆觸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親愛的紅軍叔叔,我會好好學習,長大后也要像你們一樣勇敢。”這些充滿童真的信件,將成為紅色教育的珍貴素材。
圖為小朋友認真書寫對革命先輩的心里話
綠色生活:紅色精神的新時代延伸
活動還創新性地將紅色教育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在“紅色引領綠色生活”環節,志愿者們通過“垃圾投投樂”互動游戲,教導孩子們垃圾分類知識。四色垃圾桶模型和趣味卡片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環保理念。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就像做人要清正廉潔。”在“廉心繪荷”課堂上,隊員姜慧林一邊指導孩子們畫荷花,一邊講述井岡山時期“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故事。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心中的廉潔,用色彩詮釋對美德的向往。
文化傳承:太極里的紅色基因
“左手如抱球,右手慢慢推......”在戶外場地上,志愿隊員帶領孩子們練習太極九式。他們解釋道:“紅軍用草藥強身,我們用太極健體,健康是革命的本錢。”一招一式間,傳統文化與紅色精神得到了完美融合。
圖為孩子們學習傳統太極拳
夕陽西下,活動在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志愿隊隊長表示:"當青春遇見歷史,當童真碰撞信仰,井岡山精神就獲得了最生動的傳承。我們不僅是在教授知識,更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接力。"
這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教育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互動式教學,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為暑期托管生活增添了亮麗的紅色風采,也為革命精神的代際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