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社區兒童打造充實而有意義的暑期時光,激發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2025年7月30日,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浮云游子團隊走進沈圩社區,開展"創意工坊·童心筑夢"主題實踐活動。團隊以"吸管結構實驗室"和"紙板VR創客站"為核心載體,通過趣味搭建挑戰與科技手工制作,引導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探索空間奧秘、感受科技魅力。活動中,志愿者們以游戲化教學方式,帶領30余名兒童用彩色吸管搭建創意建筑,用廢舊紙板組裝簡易VR設備,在歡聲笑語中完成了一場寓教于樂的創意盛宴,共同書寫了暑期生活的精彩篇章。
圖為小朋友們試戴制作的VR眼鏡。周明杰攝
互動初心:創意背后的成長力
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抱著吸管作品、戴著VR眼鏡圍坐交流。小宇晃著他的星星球說:“原來吸管不止能喝水,還能變魔法!”小熙分享試戴VR體驗:“魔幻世界太好玩啦,我想把這些故事畫下來!”社區居民王女士感慨:“平時孩子總玩手機,今天和哥哥姐姐們一起動手、聊天,笑得多開心,還學會了思考和創造。”
浮云游子團隊負責人表示,原本只是設計手工活動,卻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發現他們藏在細節里的創造力。那些遇到困難時的求助、創意迸發時的歡呼,都是成長的信號。沈圩社區工作人員也點贊道:“高校學子帶來的不僅是創意活動,更是陪伴與啟發,讓孩子們暑期有了不一樣的收獲。”
此次沈圩社區實踐,安徽財經大學浮云游子團隊以吸管和紙板為媒介,讓創意與童真碰撞,讓互動與陪伴同行。未來,團隊將繼續深耕社區服務,把更多趣味實踐、溫暖互動帶進社區,助力孩子們在“七彩假期”里解鎖更多成長密碼,讓青春力量在守護童真中熠熠生輝,書寫高校服務社會、陪伴兒童成長的溫暖篇章。
吸管奇旅:小材料的大創意
活動現場,色彩斑斕的吸管剛一亮相,便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這些細細的吸管,能變出什么好玩的呀?”小朋友們眨著好奇的眼睛,仰著頭向隊員發問。隊員笑著拿出提前準備的示例作品——圓球、花籃,“看,它們可以變成圓滾滾的球,也能變成裝著春天的花籃,就像魔法棒一樣!”
分組創作時,小宇盯著吸管若有所思:“我要做一個超級圓球!”可嘗試多次,吸管總是散開,急得小臉通紅。隊員輕輕蹲下,握住他的手,“咱們給吸管‘找鄰居’,把它們交叉著固定,就像給小球搭骨架”。在指導下,小宇成功做出圓球,還創意地在表面貼上亮片,“我的圓球會發光,是星星球”。
圖為成員與小朋友一起搭建吸管益智玩具。梁柯攝
另一邊,9歲的阿澤專注搭建花籃,將吸管彎折、穿插,認真調整每一根的角度。“老師,花籃能裝小花嗎?”他舉著半成品詢問。隊員點頭鼓勵,“當然!你的花籃可以裝滿創意小花”。阿澤眼睛一亮,用彩紙剪出花朵裝飾,完成后興奮地展示:“這是送給社區花園的禮物!”孩子們用吸管拼搭出圓球、花籃,還有造型各異的小動物,在互動交流里,把普通材料玩出無限可能。
VR視界:紙板開啟魔幻之門
到了紙板VR眼鏡的制作環節,更是點燃了孩子們的探索熱情。隊員講解完原理,10歲的小航迫不及待提問:“戴上它真的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嗎?像魔法電影一樣!”當拿到硬紙板、鏡片等材料,孩子們紛紛動手,裁剪、粘貼時格外專注。
圖為成員教小朋友們制作紙質VR眼鏡。付俊攝
小熙制作時總對不準鏡片位置,急得鼻尖冒出細汗。隊員溫柔提醒,“想象這是通往魔幻世界的門,鏡片就是鑰匙孔,要對準咱們的鎖芯呀”。調整好后,小熙戴上眼鏡,瞬間瞪大眼睛:“我看到會飛的城堡,還有彩色的云朵在飄!”一旁的小諾也成功做好VR眼鏡,興奮分享:“我的魔幻世界里有獨角獸,它的角會發光,帶著我在天上飛!”
孩子們戴著自制的VR眼鏡,沉浸在自己的“魔幻世界”,有的看到遨游太空的飛船,有的撞見森林里的精靈,嘰嘰喳喳的分享聲,讓活動室滿是童真的歡樂。隊員們靜靜聆聽,偶爾加入討論:“那你的獨角獸有沒有遇到有趣的朋友呀?”,耐心地引導孩子們把想象變成更生動的故事,讓紙板VR眼鏡成為連接現實與幻想的奇妙橋梁。
圖為成員們與小朋友的合照。梁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