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氣紋的流轉充滿了動感和生命力,它的每一筆弧度都值得反復推敲。”2025年7月8日,在湖南省博物館的展廳一角,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漢風新韻”實踐團隊的成員正對著珍貴的漢代漆器,全神貫注地進行紋樣學習。實踐行程過半,團隊的學習重點已從宏觀的觀摩轉入對漢代紋樣的微觀研究與精細化采集,為后續的設計轉化夯實基礎。
漢代漆器
連日來,團隊以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為“教科書”,重點研究了絲織品上的“長壽繡”、“信期繡”紋樣,漆器上的云氣紋、獸紋以及帛畫中的神話圖案。隊員們不僅用相機記錄,更堅持使用速寫本進行手繪臨摹,用心感受古人運筆的節奏與紋樣構成的邏輯,試圖理解紋樣背后的祈福寓意與宇宙觀念。
紋樣素材
“臨摹不同于拍照,它是一個思考和對話的過程。”團隊成員姜同學展示著她的速寫本,“只有親手畫過,才能真正體會到‘朱雀’紋樣的飄逸靈動和‘云紋’那種勾連宇宙的磅礴氣勢。這些紋樣的構成法則和視覺語言,對我們后續進行Logo設計、紡織品圖案設計乃至UI界面設計都有直接的啟發。”
團隊在現場調研時指出:“本次研學的核心目的,就是建立一座從傳統美學到現代設計的‘橋梁’。同學們現在采集的每一個紋樣,分析的每一種色彩搭配,都將成為未來設計作品中最獨特、最深厚的文化基因。”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團隊將開始進行初步的設計構思,嘗試將提取的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語言進行融合實驗。
呂曼綺、成佳琦、姜立萍/文 姜立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