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變電站,筑牢安全用電“初心”
在平陰供電公司110千伏變電站,工作人員首先為師生們配發安全帽,細致強調了參觀安全規范。隨后,在專業團隊的引導下,大家深入了解變電站的運行機制和變壓器的結構。講解人員以現場設備為依托,重點闡釋了電力系統“五防”機制——從防止誤分合斷路器到避免誤入帶電間隔,將抽象的安全規程轉化為具體的操作場景,讓同學們直觀理解其在保障電網穩定中的核心作用。
談及設備迭代,工作人員細數從早期電磁裝置到智能監測系統的發展歷程,每一次技術升級都指向更高的安全性與效率。“‘人民電力為人民’不是口號,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責任。”講解中反復強調的安全理念與服務宗旨,讓同學們對電氣工程專業的社會價值有了更真切的認知。
智能工廠探創新:科技賦能,解鎖智造密碼
離開變電站,實踐團隊走進科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的魅力撲面而來。在智能碼垛系統展區,托盤自動合托的精準對接、產品自動分揀的高效流轉、垛型自動識別的算法邏輯,以及無人自動碼垛的全流程閉環,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自動化技術對生產效率的革新。
隨后,師生們參觀了科技園數字化工廠指揮中心——巨大的電子屏實時顯示著生產數據,設備運行狀態、產能進度、物流調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員介紹,指揮中心作為工廠的“大腦”,通過數據互聯互通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相鄰的“黑燈車間”更是展現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產場景:無需人工值守,機械臂精準作業,AGV小車有序穿梭,從原料輸送到成品下線全程自動化,僅靠系統程序與傳感器協同運轉。
師生們與企業人員圍繞數字化指揮系統的運作模式、黑燈車間的技術特點進行交流,結合現場場景了解電力驅動技術在智能控制領域的具體應用。大家不時駐足觀察、提問探討,將專業知識與實際生產需求相對照,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此次實踐活動,讓學子們既觸摸到電力系統的安全脈絡,也見證了智能制造從“自動化”到“數字化”“無人化”的跨越。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把課堂理論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未來為能源安全與智造升級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