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挖掘基層校友成長故事、傳承校訓精神,2025 年暑期,北京林業大學 “尋根基層校友尋訪團” 開展訪談實踐活動。7 名成員對話 4 位不同領域基層校友,記錄其經歷與智慧,并收錄學子感悟與校友對學校的建議,旨在深入挖掘扎根基層校友的成長故事,傳承 “知山知水,樹木樹人” 的校訓精神,為在校學子搭建職業發展與人生選擇的參考橋梁。
專業為基,責任為魂
參與北京地鐵 5 號線建設的校友,分享了從施工一線到質監崗位的轉型歷程。他始終銘記大學時林子誠老師 “土木工程是百年基業” 的教誨,以敬畏心對待每一項工程 —— 從丈量鋼筋間距到協調多方資源,從課堂上學的結構力學知識到職場中練的溝通能力,“記筆記” 的習慣更成了梳理工作的 “利器”。他寄語學弟學妹:“專業能力是根基,而細節把控與責任擔當,才是立住腳的關鍵。”
熱愛為帆,適應為甲
從食品科學專業跨界互聯網創業的龐仕龍學長,其經歷本身就是一部生動的 “自我發現啟示錄”。他坦然分享了歷經摸索,最終錨定互聯網創業領域的心路歷程,著重講述了在人生岔路口如何通過反復試錯與實踐,在積累寶貴行業經驗的同時,逐漸清晰并堅定地擁抱內心真正熱愛的過程。他強調,大學時在實驗室錘煉的嚴謹思維、學生會習得的協作能力,成了跨界路上的 “鎧甲”,“不必困在‘專業即宿命’的框架里,實習、社團都是試錯的機會,找到熱愛的事,再深耕不遲。” 他展現出的敢于突破邊界、勇于擁抱不確定性的自信風貌與探索精神,如同一劑強心針,極大驅散了學子對未知領域的恐懼與迷茫。
自律為盾,能力為戟
王珉傲學長的分享為學子夯實了 “仰望星空” 的腳下基石。他生動回溯大學期間積極投身各類實習的經歷,強調將書本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成長的關鍵一步。他坦言,職場初期面對復雜挑戰時,正是憑借高度的自律精神、強大的學習適應能力以及扎實的專業技能儲備,方能逐一攻克難關,實現與行業發展的同步成長,印證了 “努力,是應對萬變的永恒法寶”。
思考為針,自省為藥
王輝學長則以系統性的深度思考,補足了成長拼圖中至關重要的一塊 —— 理性規劃與反思的力量。他詳細闡釋了貫穿整個大學生涯的三大核心思考維度:實習目標(是探索潛在方向還是錘煉核心技能?)、職業決策(城市平臺與具體崗位如何權衡?)、能力儲備(溝通協作、項目管理等軟實力如何構建?)。他更強調,這種持續性的思考與規劃并未因畢業而終止,工作后始終堅持深刻的自我反思與復盤,深刻詮釋了 “想得明白,方能做得踏實” 的哲理。
“尋根基層”,尋的是北林人服務國家、奉獻社會的精神之根;對話校友,對話的是青春奮斗、砥礪成長的智慧之光。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團隊深刻體悟到基層天地的廣闊與奮斗的價值,更從學長們身上汲取了豐沛的精神養分。這份寶貴的收獲,將內化為規劃學業、投身實踐、展望未來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