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筑夢蒼洱間:“移動健康基地”助力生命綻放
為深化醫學生專業實踐、提升公眾健康素養,7月6日,大理大學醫學部“青醫研學・鄉行助健”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團在洱海生態廊道開展“青囊伴洱行・健康博覽匯”科普活動。該活動依托廊道日均千余人流量,打造“移動式健康科普基地”,聚焦兒童成長指導、慢性病預防、急救技能三大核心需求,為市民游客送上專業醫學知識與趣味互動體驗,助力“健康大理”建設。
活動現場設置兒科智慧站、康復活力營、明眸視界館、皓齒工坊、急救先鋒站、健康加油站六大功能區,形成全周期健康管理閉環。在“兒科智慧站”,醫學生運用脊柱評估尺、嬰幼兒模型等教具,開展脊柱健康篩查與異物卡喉急救演示;“明眸視界館”通過磨砂眼鏡、管狀視野模型讓參與者直觀感受白內障與青光眼患者的視界,學習眨眼訓練和護眼知識;“急救先鋒站”則以CPR模型、海姆立克法分體教具為載體,進行標準化急救技能培訓。此外,平衡測試、血壓測量、刷牙教學等互動環節吸引眾多家庭參與。帶隊教師王星老師表示:“當村民主動要求反復練習急救技能時,我們看到了基層對急救知識的迫切需求。”
這場浸潤著醫學生專業熱忱的實踐活動為醫學生提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服務能力的平臺,形成“科普-篩查-干預”全鏈條服務模式,真正實現醫學知識從校園到社區的“最后一公里”傳遞。活動吸引了超1200人次參與,讓青年學子在“把醫學知識送到民眾身邊”的過程中,深刻理解了“健康中國”戰略的基層內涵。團隊后續將延續“移動科普”模式,定期在洱海廊道開展健康服務,讓醫學知識如洱海清流般浸潤公眾生活,為健康大理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