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將軍府:觸摸歷史中的戍邊魂
當日上午,實踐隊首站來到伊犁將軍府。青磚灰瓦的建筑群間,時光的刻痕清晰可辨。步入府內,莊嚴肅穆的“綏定邊疆”匾額率先映入眼簾,瞬間將人拉入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館內陳列的刀劍、書信、地圖等文物,無聲訴說著歷代將士扎根邊疆、誓死戍守的壯闊史詩。“清代將軍名錄墻”上,歷任將軍的任職軌跡與治邊功績歷歷在目,一筆一劃皆承載著“守土有責”的擔當,勾勒出邊疆與內地血脈相連的歷史長卷。“腳下的每一塊磚,都藏著當年將士們的精氣神。身為退伍軍人,更要抗穩國泰民安的擔子。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希望同學們敢擔當、肯奮斗,用青春的力量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一位退伍軍人與校黨委副書記王向陽交流時的深情話語,讓隊員們深切感受到跨越時空的堅守力量,更在心中刻下了“戍邊精神永不褪色”的信念。

校黨委副書記王向陽與退伍軍人交流。阿麗米娜·吐爾遜買買提攝。
觀國門館:讀懂堅守里的報國心
隨后,實踐隊走進中國新疆霍爾果斯國門文化展示館。館內通過沉浸式場景還原、具象化歷史呈現,串聯起從清代戍邊卡倫到現代邊防要塞的百年變遷。復原的哨卡場景中,煤油燈與望遠鏡靜靜擺放,守邊將士的舊物與泛黃的邊防日志靜靜陳列,字里行間滿是“執戟衛疆終不悔”的赤誠,無聲詮釋著“寸土必守”的執著。當實踐隊隊員們駐足于第六代國門下,仿佛看見了歷代守邊人接力守護的身影在時空里重疊。這份用忠誠與熱血鑄就的堅固防線,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國門即家門”的厚重意義,更堅定了“強邊固防,匹夫有責”的擔當。

實踐隊參觀中國新疆霍爾果斯國門文化展示館。阿麗米娜·吐爾遜買買提攝。
訪邊企:架起協同發展的青春橋
下午,實踐隊深入邊境企業,以實地調研推動校企合作走深走實。在霍爾果斯陸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企業員工結合中歐班列的運營實際,詳細介紹了貨物流向監測、跨境物流協同調度等核心業務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雙方圍繞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定向人才輸送等議題深入交流,達成初步共識。隨后,走訪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公司則讓隊員們直觀了解到邊境企業在發展中的人才缺口和創新需求。這場面對面的溝通,不僅加深了校企雙方的互信與理解,更為后續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產學研協同創新鋪就了道路,助力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精準對接,為地區邊境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霍爾果斯陸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向實踐隊介紹公司概況。阿麗米娜·吐爾遜買買提攝。
從紅色教育基地的精神淬煉,到邊境企業的實地調研,實踐隊以“研學+踐悟”的方式,讓隊員們既深刻體悟到衛國戍邊的精神內涵,更明晰了青年參與邊疆發展的現實路徑。此次新疆之行,不僅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更搭建起校地協同、校企協同的橋梁。未來,隊員們將以此次實踐為起點,把感悟轉化為行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用青春之力傳承戍邊精神、深化民族情誼,為筑牢邊疆穩定發展的根基續寫新的青春篇章。

實踐隊與退伍軍人合影留念。阿麗米娜·吐爾遜買買提攝。
(文/帕孜娜·帕熱哈提、松格拉·托合塔孫 圖/阿麗米娜·吐爾遜買買提 審核/祖力胡馬爾·吐爾遜、劉敏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