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是世界瑤族支系最多的縣份和瑤族只要聚居縣之一,有“世界瑤都”之美譽,民族風情濃厚,瑤族織繡隨處可見。瑤族織繡既是一項豐富多彩的民族瑰寶,同時也是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多元價值意義。近些年來,旅游新業態不斷興起,瑤族織繡的傳承和創新之路也仍需探索,為此,廣西師范大學“金繡前程”瑤族織繡調研團隊于2025年2月18日前往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非遺保護中心開展社會實踐調研,主要通過采訪保護中心龐館長,深入了解瑤族織繡的傳承現狀,聽取龐館長關于瑤族織繡與旅游新業態融合的想法和建議,為瑤族織繡的保護傳承與創新弘揚奉獻青春力量,為非遺傳承而砥礪前行。

金秀瑤族自治縣非遺保護中心作為非遺文化館里一個中心的部門,主要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整理、申報,以及開發和利用的相關工作。在談及瑤族織繡的保護傳承工作,龐館長告訴調研團隊,瑤繡的保護工作首先需要將本地瑤族五個支系的瑤族圖案進行收集,并根據非遺傳承人對瑤繡的命名、瑤繡的繡法將瑤繡進行歸檔;同時,保護中心還會定期開展“瑤族織繡進校園”活動,鼓勵非遺傳承人進入校園開展正常的培訓活動。對于此類保護工作,調研團隊成員紛紛點頭表示認同,他們不禁感嘆,瑤族織繡作為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藝術價值,其背后更是凝結了無數非遺匠人的心血,因此,在新時代下瑤族織繡的傳承和創新保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近些年來,文化旅游、康養旅游等各種旅游新業態不斷興起,新式旅游越來越成為大眾休閑娛樂的方式。聯系這一時代契機,調研團隊嘗試探索瑤族織繡與旅游新業態融合創新傳承的路徑。龐館長表示,瑤族織繡要想提升知名度、擴大宣傳面,文創產品路線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非遺傳承人也需要在瑤繡圖案、服飾工藝等方面進行改良、創新和提升。而針對康養旅游與瑤繡的融合,龐館長說到,“瑤繡枕頭、瑤繡藥棒現在也有人在做,這對于瑤繡的創新而言也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據了解,瑤族織繡實現創新傳承,目前龐館長和非遺保護中心正在積極采取措施,例如瑤族服飾進一步申報更高一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再如,與各類院校的設計團體合作,為瑤族織繡融入新式的和現代的理念,設計更受大眾喜愛的文創產品。此外,非遺傳承人的培訓對于瑤族織繡的傳承也必不可少。

此次調研采訪圓滿結束,調研團隊通過采訪非遺保護中心龐館長,詳細了解了非遺保護中心針對瑤族織繡傳承所采取的措施。同時,調研團隊與龐館長重點聚焦于瑤族織繡與旅游新業態融合實現創新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調研團隊收獲頗豐。調研團隊各位成員一致表示,將繼續深入探究瑤族織繡與旅游新業態融合的路徑,為當地瑤族織繡的傳承和創新提供一定參考,為推動瑤族織繡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