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現階段基層網格化建設的發展現狀與阻力,追尋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的構建路徑,探索創新基層治理與新時代統戰工作走深走實的可行性對策。2025年1月10日至1月17日,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統”心“格”力實踐團赴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實地探訪覃塘區大嶺鄉、石卡鎮、金沙村雞頭屯等地,近距離感受統一戰線工作與基層網格化建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民生故事。
凝心聚力:架起基層治理的“橋梁”
1月10日,實踐團成員們首先來到了“大網格”代表--覃塘區大嶺鄉,參觀覃塘區大嶺鄉人民政府,探索基層治理現況。2022年,大嶺鄉榮獲貴港市黨建引領網格管理“紅格善治工程”先進網格,做出了網格治理的典范。近年來,覃塘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數字賦能“紅格善治工程”,創新實施“黨建+網格化+數字化”基層治理模式,全面激活社會治理“神經末梢”,形成聯防聯控聯治的基層治理合力,各方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明顯提升,推動基層治理效能不斷增強,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優勢,架起基層治理的“橋梁”,推動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形成。

圖1 團隊成員在大嶺鄉大嶺村人民政府的合影
網格專員:治理中的“先鋒隊”
“基層治理工作中,群眾的參與是最重要的一環,我們需要走在協調民眾、關愛民眾的第一線。”覃塘區石卡鎮一位網格員在訪談時對團隊成員說道。1月11日,團隊成員來到“中網格”--覃塘區石卡鎮進行調研,像這位網格員一樣走在一線、默默奉獻的網格員還有很多,穿梭于網格,仔細排查老舊房屋、生產經營場所的安全隱患,對用火用電、消防設施等情況逐一檢查,及時消除潛在風險。面對鄰里糾紛,他們耐心傾聽訴求,從情、理、法多方面入手調解,讓矛盾雙方握手言和。心系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主動上門辦理事務,給予關懷陪伴,認真記錄并跟蹤回訪。網格員們聯接起人民群眾,聯接起基層民生,推動各方人士為基層治理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成為群眾身邊的貼心人和暖心人,讓基層治理充滿溫情與力量,讓統一戰線發揮功效與作用,共同書寫著小網格里的大溫暖。

圖2 團隊成員在石卡鎮與網格員溝通交流
群眾生活:求真務實做工作
實踐團成員抵達作為“小網格”代表的金沙村雞頭屯,切實感受覃塘區基層治理實效。覃塘區建設“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盡知、事在格了”的網格管理體系,構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健全“兩類四級”網格體系。建設綜合網格與專屬網格兩類互補和“大、中、小、微”四級支撐的網格體系。綜合網格按照鄉鎮(街道)、村(社區)、村民小組(小區)、樓棟(十戶四聯)劃分,專屬網格按照學校、醫院、商圈市場、景區等相對自成一體的單位劃分。團隊成員與居民交談時,她們這樣說“在平時生活中,網格員也經常來幫助我們,黨員干部、鄰里鄰居,大家互幫互助,生活蠻快樂”,覃塘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各方力量,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網格治理效能,在統一戰線發揮作用于基層網格治理中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圖3 團隊成員與金沙村雞頭屯居民交流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在統一戰線工作發揮作用和基層網格治理中取得一定成效,同時亦有主體結構不完善、信息共享與互動機制缺失等問題。團隊成員通過發放調研問卷與訪談,為后續探索“大統戰”工作格局下基層“網格治理矩陣”的實踐路徑提供實際遵循,后續團隊也將深入研究,通過文獻研究法、實地調研法、問卷訪談法以及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剖析現階段基層網格化建設的發展現狀與阻力,進而提出“統戰+”模式助力基層治理的五重可行性對策,發揮青年力量,運用專業知識,推動創新基層治理與新時代統戰工作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