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三下鄉:尹莊非遺探新路,助力鄉村展新顏
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傳統技藝類非遺正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為深入探索其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新模式,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農遺新韻”實踐隊繼洪范鎮非遺石磨煎餅工坊的調研后,于1月23日踏上新的征程,走進平陰縣尹莊村,開展走訪調查與宣傳推廣活動,尋求通過非遺石磨煎餅助力尹莊村發展的有效途徑。
探訪磨坊,播撒非遺“火種”
尹莊村內雖無非遺傳承項目,但實踐隊員在村內走訪時,仍然能發現正在營業中的磨坊,這為非遺石磨煎餅的推廣提供了天然的契合點。但由于缺少消費者的光顧,磨坊里顯得有些冷清。
隊員們與磨坊負責人展開深入交流,向他詳細介紹了洪范鎮非遺石磨煎餅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以及在帶動當地就業增收、傳承文化精神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磨坊負責人對非遺石磨煎餅表現出濃厚興趣,并表示,愿意嘗試引入相關技藝,將傳統的磨坊工藝與非遺石磨煎餅制作相結合。他認為,這是一個在淡季也可以讓磨坊獲得盈利的途徑,不僅能為尹莊村的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也可以讓古老的磨坊煥發出新的生機。
宣傳推廣,點燃村民熱情
為讓更多村民了解非遺石磨煎餅,實踐隊員在村內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推廣活動。他們在村中進行走訪宣傳,發放精心制作的宣傳資料,耐心講解非遺石磨煎餅的文化內涵和經濟價值。通過生動的案例,向村民們展示非遺石磨煎餅如何在洪范鎮帶動一方百姓致富,如何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經過村委會允許后,實踐隊員在村內小廣場旁的宣傳欄處張貼了精心設計的宣傳海報,海報上金黃酥脆的煎餅、傳承人專注的神情以及村民們幸福的笑容,吸引眾多村民駐足觀看。同時,實踐隊員還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村民對非遺石磨煎餅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以及對發展鄉村產業的期望和建議。大部分村民們對非遺的接受程度良好,表現出對非遺石磨煎餅的好奇和對鄉村產業發展的熱切期盼。
攜手共謀,開啟發展新篇
實踐隊員深知,鄉村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和村委會的支持與引導。因此,實踐隊員與尹莊村村委會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溝通。
實踐隊員向工作人員闡述了傳承非遺石磨煎餅助力鄉村發展的創新思路。從建立非遺煎餅制作工坊,為村民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到開展技能培訓,提升村民的技藝水平;從拓展銷售渠道,利用電商平臺將非遺煎餅推向全國,到與研學項目結合,吸引學生群體體驗非遺文化,實踐隊員的思路清晰而全面。
村委會工作人員對實踐隊員的想法表示認同,并結合尹莊村的實際情況,共同探討了可行的發展策略。雙方一致認為,尹莊村擁有良好的農業基礎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這為非遺石磨煎餅的原材料供應提供了保障。同時,尹莊村獨特的鄉村風貌和人文景觀,也為非遺煎餅的文化內涵增添了新的元素。通過挖掘和培育本地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具有尹莊特色的非遺產業品牌,推動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非遺石磨煎餅的引入有望成為尹莊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
此次“農遺新韻”實踐隊在尹莊村的走訪調查與宣傳推廣活動,為非遺石磨煎餅在尹莊村的落地生根奠定了堅實基礎。實踐隊員們將繼續關注尹莊村非遺產業的發展動態,定期回訪,提供技術支持和市場信息。
他們相信,通過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非遺石磨煎餅將在尹莊村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讓非遺技藝在更廣闊的鄉村土地上綻放光彩,助力鄉村走向繁榮富強。正如村委會工作人員與實踐隊員交談中所言,“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非遺石磨煎餅成為尹莊村的新名片,讓更多的村民享受到鄉村振興的紅利,讓古老的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通訊員:趙淑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