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下午,北航紅會隨愛行支教隊來到清水灣小區對面木雕非遺傳承人胡兵萬師傅的臨時工作室開展實踐活動。
攝影/劉沁靈
實踐隊首先觀摩了胡兵萬師傅工作室中的各種木雕作品,有栩栩如生的小鳥、活靈活現的濟公、雍容華貴的美人、讓人垂涎欲滴的烤鴨臘肉……木頭在胡萬兵師傅的刻刀下仿佛被注入了靈魂。在胡師傅的工作室里,每一件木雕都精致刻畫,刀工細膩,同時保留了些許木材的自然形態,但也增添了幾分神韻情態。一間小小的工作室竟然能夠如此包羅萬象,令實踐隊成員們贊不絕口。
攝影/劉沁靈
除了精致的木雕外,胡師傅告訴實踐隊隊員們,他還有一門拿手好戲叫作“雕刀書法”。在實踐隊隊員的熱情邀請下,他當場便拿起木板和雕刻工具,為實踐隊隊員們露了一手。他將木板用夾子固定好后,便開始了即興創作。只見他一手握著刻刀,控制著行刀方向;另一只手用鐵錘不斷敲打著刻刀末端,通過力度不同、頻率各異的敲打來控制雕刻深淺,進而控制好筆畫的粗細和行筆的流利程度。胡師傅執刀化筆,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一件雕刀書法作品。其作品遠看跟書法一樣行筆自然,全無雕琢痕跡;近看卻刀刀利落,可謂“入木三分”!
攝影/劉沁靈
胡兵萬師傅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下來,實踐隊隊員們都敬佩不已。這套“雕刀書法”乃是胡師傅原創的一門技藝,這門技藝巧妙地融合了書法與木雕之精髓,他以刀作筆,于木板之上縱橫揮灑,盡顯匠心獨運。在這短短十幾分鐘的精彩展示背后,實則凝聚著這位能工巧匠無數個日夜的刻苦鉆研與深耕細作。
在觀摩胡師傅的“雕刀書法”后,實踐隊隊員們對于奉節木雕這門非遺技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更濃厚的興趣。接著,實踐隊隊員對胡師傅進行了一些簡短的采訪。在采訪中,實踐隊隊員了解到胡師傅對于自己的創作有著一絲不茍的態度,常常一坐在工作臺前就是一個下午。在這樣的耐心與專注下,才能把木雕刻好,把技藝做精妙,把非遺傳承好。
在問到對奉節木雕傳承的建議時,胡師傅表示,現在年輕人對于木雕的興趣十分濃厚,也有不少學徒正跟隨他學習木雕技藝。他本人平時也會通過抖音這類短視頻平臺進行宣傳,但宣傳效果很難保證。了解到這些之后,隊員們表明了宣傳奉節木雕這項非遺的決心,并對胡師傅表示感謝。
此行對于實踐隊隊員們來說,不僅是一場探索非遺之旅,更是一次對匠人的堅守與創新的見證。經過此行,隊員們決心要讓我們的非遺被更多人看到,不僅要走出去,還要傳下去;不僅要傳下去,還要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