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向上,時代向前。為深刻領悟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進一步鞏固和拓展青年主題教育,提高政治覺悟,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年頭腦,弘揚傳承優秀文化,重慶外語外事學院西方語學院“語潤農心,行浸鄉鄰”暑期“三下鄉”實踐團于2024年7月13日來到榮昌區萬靈古鎮喻茂堅紀念館和萬靈提琴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

走進喻半之城,深挖廉潔文化
走進喻茂堅紀念館,成員們了解了他不凡的人生經歷。喻茂堅在其位,謀其職,曾擔任銅陵知縣、臨海知縣、福建道監察御史、真定府知府、河間府知府、福建按察使、都察院右都御史、刑部尚書等職,贏得了“漢廷老吏”“當代法家”“天下清官”等稱謂。任職期間他賑濟災民、平定叛亂、崇文重教、興建書院;篤學修行,不墜門風,立志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官清廉,自奉簡約,為官38年致仕時卻囊無百金。還鄉后在族人和鄉紳的幫助下,創辦了榮昌爾雅書院。閉戶“以詩書課后生”,為萬靈帶來縷縷書香。他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讓實踐團成員們對黨的廉政建設有了新的認識,并提醒我們堅守廉潔自律的原則,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
接著成員們走進“清正家風”展廳,學習了喻氏家族“奉忠孝、重耕讀、嚴規矩、遵法紀、明獎懲、尚節儉”的家規家訓,理解了喻氏家風“忠孝、積善、誠信、清廉”的內涵,深切感受其“以國為重、秉公執法, 心系百姓、經世濟民, 清正廉潔、重視家風”的優良品質。

參觀活動行至尾聲時,實踐團成員就如何在新時代學習和弘揚喻茂堅的清廉精神和崇高品德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應肩負歷史使命,堅定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以高標準嚴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中華復興的先鋒力量,用青春動力和創造力激蕩時代新潮,用智慧和汗水打造美好中國,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人。
走進提琴世界,聆聽民族妙音
離開喻茂堅紀念館后,接著大家來到了成渝兩地第一個建成的提琴博物館,館中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古董提琴及零部件500多件,均為世界珍品。萬靈提琴博物館還收藏了30多臺世界名貴古董鋼琴,讓“琴王”與“琴后”相會榮昌,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世界提琴文化。

提琴誕生于16世紀初,其相關文化發展至今有近500年的歷史,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提琴雖然誕生于歐洲,但并不是說我們就沒有責任傳承、發揚。文化無國界,重慶萬靈提琴博物館展示了世界提琴的誕生發展歷史,呈現了提琴對于世界文化交流的作用,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一帶一路”國際文化交流中也所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還認識到何式鐘鼎琴的由是由不同地方的材料制作而成:榮昌的炮筒、江津的風木、城口的土氣以及秀山的桐油。作為中華民族的低音拉弦樂器,鐘鼎琴承載了楚漢文化符號,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
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期盼。此次實踐活動,同學們通過學習喻茂堅的寶貴品質,在思想上補鈣鑄魂,扣緊了廉潔的第一顆“扣子”;在萬靈提琴博物館見證歷史、展望未來,感受了跨文化的魅力。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肩負重任,把廉潔品質的培養當成一把好琴的制作,切身地投入“真材實料”與“精挑細琢”。我們要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堅定理想信念,以良好作風展現中國青年“自信自強,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