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心向黨,濃濃赤子情”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懷揣著對黨的深厚情感與敬仰之心,踏上了前往湖北省黃石市和山西省大同市的紅色之旅,深化建黨百年激發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實踐團成員前往了湘鄂贛邊區的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團隊成員首先向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致敬,感受著那份穿越時空的莊嚴與肅穆。隨后,重點參觀了彭德懷將軍的雕塑,通過講解員的介紹,深刻了解了彭大將軍在鄂東南地區的革命斗爭歷程,特別是他領導紅5軍開辟革命根據地和組建交通大隊的英勇事跡。其中,交通大隊大隊長張召紅的卓越貢獻尤為引人注目,他多次出色完成押運、護送等任務,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
此外,團隊成員還特意探訪了馬光軍與車佩華夫婦的合葬墓,這對后勤戰線上的英雄夫婦,雖未直接參與前線戰斗,卻以卓越的醫務、后勤和政治工作,為革命勝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他們的故事同樣感人至深,激勵著每一位青年學子。

實踐團另一成員深入探索了大同紅色記憶館。館內以“曙光初照、共赴國難、革命到底、緬懷先烈”四個單元為主線,生動再現了從1921年至1949年間,中共大同各級組織的發展歷程及黨領導下的大同地區革命斗爭史。通過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成員們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前輩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不懈努力。

經過此次實踐,實踐團成員們不僅加深了對黨的歷史和紀律的認識理解,更在心靈深處種下了紅色基因的種子,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加深了對黨紀黨史的理解。接下來,實踐團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踐行作為新青年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