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陳錦軒 陳漫淳 洪心儀)嶺南盛夏,八甲荔枝綴滿枝頭。6月22日,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旅游學院“鄉鏈文旅,筑夢八甲”三下鄉暨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在村委梁漫麗的帶領下,走進斗門區八甲村石門坑隊荔枝園,圍繞荔枝文化節開展系列實踐活動,充分發揮青年大學生人才優勢,以文化挖掘、文創開發、創新營銷為抓手,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探索出青年助力鄉村文旅發展的有效路徑。
“荔”史溯源,深挖文化富礦。斗門荔枝歷史底蘊深厚,2021年獲珠海市首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品牌價值顯著。當天,突擊隊深入石門坑隊荔枝園開展實地調研。梁漫麗詳細講解了八甲村荔枝種植的發展歷程,介紹了玉荷包、仙進奉、糯米糍等特色品種的生長特性與品質優勢。荔農們則現場示范專業采摘技巧,手把手指導隊員們摘取果實,避免損傷果樹與果實。在采摘過程中,隊員們通過親手觸摸果實、觀察果形色澤,直觀感受到不同品種荔枝的獨特之處。這些切身的體驗,讓隊員們對荔枝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認知,為后續設計文創產品精準提煉荔枝特色元素,宣傳八甲荔枝,生動展現產品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荔”趣創想,雕琢潮流文創。立足"荔枝+古村"特色,突擊隊將排山古村嶺南建筑與荔枝形態巧妙融合,設計出帆布袋、冰箱貼等"荔"系文創產品。印有八甲荔枝圖案與排山古村風貌的帆布袋,隨著游客的腳步走出村落;小巧精致的冰箱貼,成為游客記錄八甲之行的獨特印記。這些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作品,化身傳播八甲文化的流動名片,不僅讓游客將八甲的美好記憶隨身帶走,更讓傳統荔枝文化煥發新生,助力鄉村文旅品牌升級。
“荔”銷八方,暢通致富之路。為助力荔農打開荔枝銷售市場,突擊隊采取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新營銷模式。在線下活動現場,隊員們在攤位前積極開展宣傳推廣,通過介紹荔枝品種特點、八甲村荔枝種植歷史,吸引游客駐足選購。在線上,隊員們借助直播平臺搭建“土特產”產銷新場景。通過“云游八甲荔枝園”直播活動,以沉浸式視角展示荔枝園豐收景象,從果樹培育到果實采摘全程呈現,同步講解八甲出門荔枝種植氣候、營養價值及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品質優勢。直播中穿插排山隊嶺南古村風貌、荔農種植日常等人文元素,將斗門荔枝的“土特產”屬性與地域文化深度綁定,構建“云端看貨—線下體驗—現場選購”的消費閉環。該場景化營銷模式收獲2.9萬+點贊量與7232人次曝光量,精準為石門坑隊引流,推動線下采摘訂單量顯著提升,實現了“土特產”從林間到市場的高效銜接。
“鄉鏈文旅,筑夢八甲”三下鄉暨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與八甲村的結對已走過第二個年頭,在活動中,這支“老朋友”隊伍續寫著“新故事”。今年的荔枝文化節,他們以文旅融合為切入點,深度挖掘八甲村荔枝文化內涵,通過創意文旅項目、沉浸式荔枝文化體驗場景打造,將八甲荔枝的鮮甜轉化為可感可觸的文旅IP。不僅為鄉村文旅發展注入數字營銷、文創設計等新理念,更搭建起“荔枝+民俗”的特色體驗場景。未來,將持續深化的校地合作,讓青春的智慧在八甲村文旅產業振興上生根發芽,把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撰稿:陳錦軒
攝影:陳錦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