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1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赴西安市鄠邑區玉蟬鎮胡家莊村實踐調研團深入參與“鄉村振興·青春建功”專項實踐活動,開展鄉村振興中的共享發展機制研究,調研胡家莊村三產融合、“三變”改革的發展現狀及具體成果。
集中座談了解鄉村振興發展現狀
實踐團首先來到胡家莊村黨群服務中心與黨支部書記向養誼開展座談,初步認識全村近年來在鄉村產業振興方面的探索與實踐。胡家莊村是鄠邑區“三變”改革的先行村。2010年起,胡家莊村響應政策號召,在西安永華地產集團的幫扶下,開始發展葡萄種植產業。2011年至2017年,葡萄種植產業快速發展,成為村里的主導產業。胡家莊村還積極探索鄉村旅游、都市農業與城鄉融合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2020年被評為省級集體經濟示范村。同時,該村“村企聯動”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入選了《陜西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優秀案例》。三產融合成果整體向好,產業發展可持續性強。此外,書記也提及胡家莊村面臨產業內生動力不足的困境,指出如今村民參與度下降,相關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產業發展緩慢等問題。實踐團成員結合所學知識與書記進行探討,并在書記的指引下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走訪,開展與村民們的交流與采訪。

實踐團成員到達黨群服務中心與村黨支部書記開展座談
走訪調研傾聽當地村民真實心聲
實踐團提前大量查閱胡家莊村相關資料,整理出20份調研問卷,進一步向當地村民了解本村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果,一位大叔表示:“以前村民都外出打工,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錢。現如今村上的企業多了,有工資、有分紅,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實踐團走在葡萄架下,向當地村民了解到本村土地面積近3200畝,其中葡萄種植面積達1295畝。該村以葡萄種植業為主,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一定的規模的產業鏈,為深度進行三產融合,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小賣部老板提出隨著產業發展進步,風險提升,村民工作熱情下降,粘性也會降低,希望企業能進一步做好村民收入保障。實踐團成員們也更深入了解到產業發展下村民的不易。

實踐團成員走訪當地居民了解發展現狀
參觀農莊感受產業多元帶來幸福生活
實踐團接下來在當地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奇跡農莊、數字康養等衍生產業。經過多年葡萄種植產業的發展,全村集體收入顯著提升,胡家莊村還在盤活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上下足功夫,全面提升集體經濟整體水平,最大限度地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F在的胡家莊村已經從單一的葡萄產業發展成為集葡萄種植觀光、親子休閑、數字康養、鄉村慢生活體驗為一體的文、農、旅、居結合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典范。正在不斷增多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不僅提高了當地村民的就業率,創收增收,也吸引著村內走出去的大學生“返潮”回家就業,為本村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胡家莊村特色休閑產業
創新激發動力,奮斗助力振興。在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胡家莊村作為葡萄種植業轉型升級的典型代表,其產業發展歷程、現狀及面臨的困境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而作為近年剛剛興起的新興經濟形態,共享經濟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加快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資源的共享與充分利用,有望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路徑選擇。實踐團通過與村民們的深度交流,推廣了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舉措,也認識到新型鄉村建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如何以高質生產力推動共建共享機制長效發展,是實踐團和胡家莊村需要共同思考解決的問題,實踐團將會持續關注胡家莊村的發展進程,以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