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5日,西安石油大學“‘鄉’約留壩,星火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12名成員在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張良廟(漢張留侯祠)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在王華主任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這座擁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建筑群,還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廣泛收集了游客對張良廟的印象與體驗滿意度。
張良廟南距漢中101千米,北鄰鳳州76千米,總面積為42100平方米。這座坐落于秦嶺南麓紫柏山下的文化瑰寶,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吸引了無數游客的目光。從入門處開始,逐步揭開張良廟的神秘面紗。在王華主任的詳細講解下,大家不僅了解了張良廟的朝向設計及其背后的文化意義,還深入學習了每一塊牌匾所蘊含的歷史故事和深厚內涵。
實踐團成員們跟隨王華主任的腳步,先后參觀了獻殿、正殿、拜石亭以及辟谷亭等景點。在獻殿,大家被馮玉祥將軍所題的牌匾深深吸引,并了解了牌匾背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價值。在正殿,張良的塑像巍然屹立,王華主任以其生動的講解方式,讓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而在拜石亭和辟谷亭,大家則感受到了張良作為“英雄神仙”的獨特魅力以及他超凡脫俗的生活哲學。隨著景觀與景觀之間的串聯,實踐團成員們也逐漸理解了“神化”張良的過程。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游客對張良廟的印象與體驗,實踐團成員們特別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并邀請現場游客進行掃碼線上填寫。問卷內容涵蓋了游客的簡單信息、游客對張良廟的了解、整體印象、文化感受、服務質量以及改進建議等多個方面。通過此次問卷調查,實踐小組收集到了大量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為張良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從調查問卷上體現的數據分析,93%的游客都對張良廟的深厚文化底蘊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感到滿意,并十分愿意將張良廟推薦給周邊的朋友,讓更多人能對張良的一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在王華主任的帶領下,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而且對實踐隊員也是一次鍛煉自己、提升能力的寶貴機會。同時,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游客心聲,也為張良廟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未來,西安石油大學“‘鄉’約留壩,星火筑夢”實踐團成員們將繼續秉承“探索、學習、服務”的宗旨,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