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川蒞眉視察三蘇祠時關于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成都航院國家安全法治宣傳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于7月28日特地前往眉山三蘇祠進行參觀調研。
披風榭 李黃河 供圖
“一滴水可以看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蘇祠,這片承載著北宋文學巨匠蘇洵、蘇軾、蘇轍(被譽為“三蘇”)深厚文化底蘊的故土,不僅是三蘇文化的搖籃,更是其傳承不息的圣地。實踐團的成員們,在波光粼粼的水域環繞下,踏入了這座古樸而莊重的祠堂。他們追隨習總書記的足跡,逐一探訪了三蘇祠的前廳、饗殿、啟賢堂、來鳳軒等地。每一塊磚石,每一片瓦礫,都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歷史,訴說著“三蘇”的傳奇。“這里的每一處,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實踐團成員張銘璐站在此處,深有感觸地嘆道。
三蘇祠全景 趙馨 供圖
聆聽三蘇故事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認真聆聽了“因材施教”“題硯教子”等三蘇家風故事,聽取了三蘇父子生平事跡。
習總書記考察三蘇祠時留下的殷切囑托 李黃河 供圖
他們深刻領會了“讀書正業、慈孝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三蘇家訓家風,這一所蘊含的精髓,從字里行間中領悟那份深沉的為民情懷與廉政理念。“這些家訓不僅作為三蘇家族的無價之寶,代代相傳,更是我們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瑰寶。”實踐團成員羅毅龍表示。
細品三蘇文化
三蘇文脈和東坡文化為眉山這座城市的靈魂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文化底蘊,它們以豐富多彩的方式滋養著百姓的精神世界,塑造著這座城市的獨特風貌。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洗禮和時代變遷,它們的精神內核依然熠熠生輝,充滿著無窮的活力。在歷史的長河中,三蘇祠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靜靜地矗立在這里,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記錄著昔日的點點滴滴。同時,它也緊密地聯系著現實和未來,不斷地為眉山的輝煌史冊添磚加瓦。
三蘇院內 羅鑫 供圖
漫步在三蘇祠的每一個角落,仿佛都能感受到時光在這里凝固,歷史在這里重現。那些古老的建筑、珍貴的文物和豐富的文獻資料,無不在訴說著蘇家父子的豐功偉績,傳承著東坡文化的精髓。在這里,人們可以領略到東坡先生的才情橫溢,感受到他為民請命的擔當精神。同時,這里也是人們傳承和發揚眉山優秀傳統文化的搖籃,激發著一代又一代眉山人不斷追求進步,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眉山將繼續深入挖掘和傳承三蘇文脈和東坡文化,將其融入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努力打造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經濟發展繁榮、人民幸福安康的現代化城市。在新的征程中,眉山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同分享東坡文化的魅力,共創美好的未來。
三蘇祠內 李黃河 供圖
“三蘇的這滴水,宛如一面明鏡,映射出歷史與文化的交織光影,熠熠生輝,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璀璨光輝。”實踐團成員李海濤在參觀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三蘇祠“是父是子”牌匾 巨華清 供圖
傳承三蘇文脈
三蘇祠內 巨華清 供圖
眉山市政府近年來對三蘇祠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不僅投入了大量資源用于其修復與維護,更是精心策劃并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更多人了解三蘇文化,保護好、傳承好我們珍貴的優秀傳統文化,”三蘇祠的講解員對實踐團的成員說。
三蘇祠講解員為實踐團同學介紹三蘇祠文化保護傳承舉措 李黃河 供圖
三蘇祠,不僅作為一處引人入勝的人文景點,更宛如一堂生動的歷史文化課堂。踏入其中,游客能近距離領略宋代文人雅致的生活風貌,通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和富有創意的互動體驗,深入探尋三蘇的深邃思想、卓越的藝術成就,以及他們留給后世的寶貴影響。這里,是感受歷史厚重、品味文化精髓的絕佳之地。
成都航院國家安全法治宣傳青年實踐團的同學們在三蘇祠的探訪,不僅是一場沉浸式的文化體驗,更是一次觸及心靈的深度旅程。“此次實踐之旅,我得以更全面地領略三蘇文化的魅力,”實踐團中負責調研的羅鑫同學感慨道,“這使我更加堅定了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
實踐團成員合影 李黃河 供圖
三蘇祠的庭院中,兩棵巍峨的古銀杏樹屹立千年,宛如時光的守護者,默默見證著歲月的流轉。“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它們以那蒼勁的身姿,似乎在向世人低語:“唯有銘記根源,方能開創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