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灑在阿壩州松潘縣安宏鄉廣袤的土地上,近日一支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大學生“三下鄉”隊伍走進了阿壩州煙囪村,開啟了一段意義非凡的國家安全教育實踐之旅。他們帶著知識、熱情和愛心,為這片美麗的土地帶來了新的活力。
圖 安宏鄉景色
走進煙囪村,宣講國安知識
煙囪村,一個平均海拔3300米的高原村落,是名副其實的云朵上的藏寨。曾經面臨土地貧瘠和基礎設施落后的困境,是全縣有名的“高半山”貧困村。然而,通過不懈努力,村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青山環繞,霧穿林間,7月30日上午,國家安全法治宣傳青年實踐團(以下簡稱“青年實踐團”)沿著蜿蜒而上的盤山公里乘車來到煙囪村便民服務站,這時煙囪村的鄉親、孩子們早已在等待著。
在稍作準備后,青年實踐團成員為所有鄉親及孩子們分發國家安全教育折頁,講解國家安全相關知識。“你所理解的國家安全是什么?”“該如何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文化?”“怎么建設我們阿壩州的美麗家園?”在青年實踐團同學的引導下,在場的孩子們紛紛舉手、踴躍回答問題,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的眼神清澈明亮,像格桑花在綻放,黝黑的臉龐、雙頰的高原紅,質樸中透著善良與坦誠。
圖 煙囪村的孩子們
同唱一首歌,石榴籽緊緊擁抱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宣講結束后,青年實踐團的同學們現場教唱了所有鄉親、孩子們《國家》這首歌。在青年實踐團同學們的認真講解和細心引導下,孩子們逐漸克服膽怯和害羞,一起放聲歌唱,歌聲飄揚在青山綠水中。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比喻道:“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此時此刻,青年實踐團和安宏鄉藏族同胞們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
“生活好起來了,更要聽黨話跟黨走,有國才能有家,我們一定要守護好祖國疆域的一草一木!”煙囪村的一名初中學生浦旺澤仁表示。煙囪村村支書郎加澤仁看到其樂融融的場面后,也動情地說道:“家是安宏,國是中國。我們要永遠凝聚在一起!”
畫下心中的國,放飛最美的夢
“大家心目中的國家是什么樣子?”青年實踐團成員羅毅龍說道,“現在,大家可以在彩色卡紙上,用蠟筆畫出你心目中國家的樣子。”
“老師,我心目中的國家有大大的太陽,有藍天、白云,還有花。”“老師,我還畫了很多樓。”“老師,我畫的是一個煙囪,因為我在煙囪村。”一時間,煙囪村便民服務站的會議室變得熱鬧非凡,充滿了歡聲笑語。
圖 青年實踐團成員正在教煙囪村的孩子書寫“國家”二字
在鄉親和孩子們繪畫完畢后,青年實踐團成員們組織大家將卡紙折成紙飛機,并一同放飛這“最美的夢”。
圖 青年實踐團與煙囪村鄉親、孩子一同放飛紙飛機
活動結束后,中考考了670分的煙囪村姑娘益西娜么拿出了一張手寫的明信片交給了青年實踐團,字跡清秀,令人驚嘆,上面清晰的寫道:“我是一名即將初升高的學生,我初中在本地就讀,但我也想走出小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謝謝你們,希望我們能再相見”。
圖 益西娜么為青年實踐團手寫的明信片
80多年前,紅軍長征從松潘大地走過,翻越“雪山草地”。如今,在黨的政策指引下,松潘的村民們正接續著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向著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日出昂首闊步走去。
圖 青年實踐團與煙囪村村民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