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色小鎮 助力鄉村振興
悠悠官港,山林小鎮。池州市東至縣官港鎮版圖面積共24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79個村民組。206國道和236國道貫穿全境,為皖贛通衢的交通樞紐。官港是皖西南“山區資源庫”,贏得了“茶都菇城”之美稱、“徽贛山貨(原生態山珍)小鎮”之贊譽。近年來,官港鎮堅持著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為美麗官港換新顏。
2023年2月28日,池州學院商學院“官港拍攝采風”小隊在官港鎮人民政府張馨部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官港鎮陽排茶園,并前往官港中學、茶葉香菇市場、許村許世英故居以及官港鎮黃柏村農產品展示廳等進行走訪。
官港鎮全域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官港鎮地處北緯30度黃金產茶帶上,土壤PH值5.0左右,生態環境及土壤條件非常適宜茶葉生長,是東至縣名優茶主產區之一。全鎮茶園面積15000畝,其中優質茶園6000多畝,年生產綠茶143.1噸,紅茶293噸。高山茶園主要分布于該鎮民主村大王尖、紅嶺崗,新溪村葉崗,橫嶺村北崗,烏竹村陽排,黃柏村高化塘等地,平均海波在500米左右。
多年來,官港鎮人民政府積極利用當地有利地形條件,推動當地茶園建設。在當天的走訪陽排茶園的過程中,張馨部長詳細介紹了官港鎮關于烏竹村的茶園發展歷程。我在詢問為什么想到在這樣的地方舉辦這個活動時,張馨部長回答我說“我們這個地方一直以來就是茶園建設,我想把它弄好,包括你們看到的里面的炒茶機器,這都是我們想要發展的茶產業的一部分。我希望在開園之后的節假日里,可以把它發展成為一個體驗式的采茶炒茶的活動,增加游客的體驗感,從而拉動我們烏竹村的經濟發展”。
另外,池州市東至縣盛產黑木耳等食用菌,該縣官港鎮又素有“茶都菇城”和“徽贛山貨小鎮”的美譽。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官港鎮黨委政府將全鎮16個村和4家食用菌企業聯合起來,打造集“研、產、銷”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聯盟,抱團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每年的8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黃柏村七組村民陳冬萍都在基地從事制棒、下棒、擺棒、翻棒、采摘工作……但很可惜的是,本次我們的走訪中,無緣得見一簇簇黑木耳如“黑色玫瑰”般盛開。在接下來的走訪中,我們來到了官港鎮的茶葉香菇市場,該市場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也是當地最大的茶葉香菇交易地,在那里我們見到了許許多多的菌菇茶葉產品。
山頂松林覆蓋,山間茶樹悠悠,山下米餃飄香、歷史綿長
走訪走進官港村民家中,古樸的民居掩映在山的后背,在習習的山風之間,或許也能找到官港最初的記憶。除了上文敘述的山間茶園之外,我還有一味美食想要訴說給你——東至米餃。
一份傳統美食,是兒時的記憶,是故鄉的情懷,是歷史的沉淀,也是文化的傳承。東至米餃是獨屬于安徽東至的傳統特色美食,是東至五大名菜之一,也是池州十大金牌小吃之一。
關于東至米餃的來歷,還有一段特別的歷史故事。
相傳,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路過東至,雙方相持日久。雙方將疲兵乏,休戰數月。朱元璋認真思索后,認為戰士們經常餓著肚子,長途奔襲作戰,是久戰不勝的主要原因。將士們所帶干糧遇水即壞,為此他希望能做出一種方便可口、水浸不壞的干糧。昭潭鎮的巧婦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她們將大米淘洗干凈,放在甑里蒸熟,冷卻晾干,磨成細米粉,再用開水調和揉勻,將米粉搓成一個個雞蛋大的粉團,中間戳個洞,放入炒好的菜餡,封上口,上蒸籠蒸透。這樣做出來的食物不怕水浸,不易發餿,方便攜帶,容易果腹。將士們吃了后,作戰時如有仙人相助。故此,朱元璋又將這種食糧稱之為“仙米粑”,也就是后來的東至米餃。
很榮幸的是,在走訪過程中,我們得以親自手包東至米餃增加體驗感并且品嘗了米餃美味,也真如“形如半月色如銀,皮薄綿酥菜作心。油炸清蒸皆味美,原生品質食中珍”所說般美味,讓人回味無窮。
在走訪中,我們意外路過了許世英先生的故居。許世英(1873-1964),字俊人,又作靜仁,晚號雙溪老人,安徽至德縣人(現為東至縣)。近現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歷任晚清山西提法使、布政使、大理院院長、民國司法總長、內務總長、安徽省長、內閣總理、駐日大使、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等職。他在吁請清帝退位,確立新式法規、法庭,反對帝制復辟,擁護孫中山北上媾和,反對軍閥孫傳芳,賑濟災民,維護國家尊嚴和民族團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孫中山稱之為"北方第一人也"。許世英老先生也是官港的一張文化名片,他也永遠的被每一位官港人民記在心中。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在官港鎮走訪時,通過與村民的溝通了解到官港鎮全鎮黨員993人,官港鎮人民政府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目前中安綠能50MW風電項目已全面竣工投產;官港中石化加油加氣站項目已完成90%,預計明年三季度建成運營;黃柏風電110KV輸變電工程項目預計明年二季度全面竣工。
官港鎮人民政府還積極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全鎮16個村和企業聯合打造食用菌產業聯盟,建設現代廠房,搭建規模化基地,創新“飛地+托管”模式,促進特色產業提檔增收。全鎮糧食播種面積20285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8475畝。常態開展文明創建,舉行身邊好人推報、最美家庭推薦評選、志愿服務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我只想把這里發展好,對我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事”
官港鎮利用文化旅游帶動經濟發展,在宣揚傳統茶文化的同時讓官港走入大眾的視野。張馨部長說:“我們這里交通不是很方便,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大家來到官港不要后悔,我希望官港能夠一步一步的發展起來,讓每一個來到官港的游客都能親身體驗官港的樂趣。我也期盼官港的人氣能夠旺起來、經濟能夠發展起來,讓官港能夠重新煥發活力。對我來說,這就是重要的事”
在走訪中,隊員對這樣發展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表示擔憂,對此,張部長說:“我們積極奉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原則,在發展中依舊以生態為先,在保護山林的同時造福官港百姓,讓資源世代更迭、世代延續。”
最后張馨部長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構思,她說,官港鎮將對所有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再推進、再深入,努力為建設美麗官港提供保障,實行穩步前進。
- 五四風箏寄語,我與祖國同飛
- 一百多年前,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引燃了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 06-02 關注:0
- 發展特色小鎮 助力鄉村振興
- 悠悠官港,山林小鎮。池州市東至縣官港鎮版圖面積共24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79個村民組。
- 06-01 關注:11
- 關于漣源市轉型提質的研究
- 漣源市位于婁底,礦產資源豐富,近年來面臨資源枯竭的憂患,基于此對漣源市轉型提質思路我們做出研究。以制造業和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
- 05-31 關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