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遷,鄉村地區在法治建設與老年人關懷領域的需求日益凸顯。在綠意盎然的土地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三下鄉”活動在安徽省多個鄉鎮陸續展開。為精準對接鄉村老年人的法治需求,讓后續普法“三下鄉”活動更具針對性,淮北師范大學法學院法治助老服務隊早在2025春便啟動了前期調研工作。
圖為前期調研中的鄉村圖景何天瑤供圖
2025年8月5日,由淮北師范大學法學院法治助老服務隊發起,聯合相關政府相關部門,共同打開銀發老人的法律世界,進行“三下鄉”實地實踐,帶去更多的法律知識。團隊成員在相關部門指引下在阜陽市潁州區三塔鎮馮于村對村中老人進行了上門訪談及普法。
圖為馮于村村委處田文翔供圖
在當地老人家中,團隊成員通過與老人的聊天了解了村中的識法狀況;顒娱_展前,團隊成員準備了一些生活常用的物品作為心意,在行程中對老人表達了真誠的關懷,訪談時輔以調查問卷,較為科學嚴謹又不失人情味地獲得了村中老人對手機使用情況的數據。
圖為團隊成員與銀發老人的和諧對話田文翔供圖
據了解,村中有52%的老人從未接觸過法律相關的內容,許多擁有手機的老人對于手機中的大部分信息并不能分辨真假,他們很少用數字渠道看法律內容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沒有人教他們如何通過數字渠道去了解。并且他們表示更希望直接看到更為簡單、有重點的普法內容。為了普法精神落到實處,團隊成員現場手把手教老人如何使用手機觀看法律內容。
另一實踐地點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區心連心養老院,團隊成員團隊提前與養老院溝通,根據院內老人的身體狀況和作息時間,將普法活動安排在了恰當的時間,確保了在不會打擾老人們生活的情況下開展活動。
圖為淮南市八公山區心連心養老院王宇涵供圖
據相關情況了解,老人們大多從親人、朋友和鄰居口中了解信息認為他們的話是可靠的,對于網絡信息的信任較少,相比較智能時代的AI服務,老人們更加放心人工服務,AI普法并未在養老院的老人中全面普及。團隊成員通過與老人的日;又邢蚶先藗冎v述智能學習法律知識的好處,幫助老人理解法律條文。
圖為團隊成員深入訪談養老院老人王宇涵供圖
此次皖鄉普法“三下鄉”活動,讓團隊充分了解到銀發老人們法律知識的漏洞和使用智能手機獲取法律知識的困難,堅定了團隊成員繼續為老人們開展數字普法的決心,既為老人送去了法律溫暖,也能夠也一定程度上規避因法律知識不足引發的更多問題。此外,團隊成員總結了此次的調研結果,積累了活動經驗,期待為再次參加同類型的針對性普法活動提供參考,為新時代法治鄉村的建設貢獻青年力量。
(通訊員:王艷 張靖媛 何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