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6月30日,西南石油大學大一學生組成的三下鄉實踐團,在瀘州瀘天化小學開展為期一周的志愿服務活動。實踐團以輔助教學為核心任務,配合學校老師完成作業批改、課堂教學等工作,助力基層小學日常教學有序開展。
實踐團抵達當日,與瀘天化小學教務處老師進行工作對接,明確分工安排。根據學校教學進度,實踐團成員主要負責一至三年級部分班級的作業批改,以及協助任課老師開展語文、數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輔助工作。在作業批改環節,成員們按照老師提供的批改標準,對學生的數學計算題、語文生字詞默寫及英語單詞拼寫作業進行逐份審核。針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錯誤,如數學計算步驟遺漏、語文形近字混淆、英語字母大小寫錯誤等,成員們會記錄在專用表格中,及時反饋給對應班級老師,便于老師在課堂上針對性講解。同時,對部分作業完成質量較差的學生,成員們會在老師指導下,通過單獨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糾正錯誤。
課堂教學方面,實踐團成員提前與任課老師溝通,熟悉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承擔部分基礎知識點的講授任務。在語文課堂上,成員們協助老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講解生字的筆畫順序與組詞用法,通過簡單的提問互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段落大意;數學課程中,以例題講解為重點,結合生活中的簡單場景,幫助學生理解加減運算、單位換算等知識點,同時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及時批改并講解錯題;英語課上,通過領讀、跟讀的方式,幫助學生糾正發音,借助卡片游戲等形式,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在教學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嚴格遵循學校的教學計劃,配合老師把控課堂節奏,維持課堂秩序,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課余時間,實踐團成員會留在教室或操場,解答學生提出的學習問題,同時觀察學生的課后活動情況,協助老師維護課間秩序。此外,成員們還會與老師交流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習老師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管理經驗,不斷調整自身的輔助教學方式,提升服務效果。6月30日,實踐活動正式結束。實踐團成員與學校老師進行工作交接,提交作業批改記錄、教學輔助總結等材料,反饋一周來的實踐情況。此次活動不僅為瀘天化小學提供了教學輔助支持,也讓西南石油大學的學生積累了基層服務經驗,提升了實踐能力。
此次為期一周的實踐活動,不僅為瀘天化小學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讓心向紅星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基層教育的艱辛與偉大,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文|蔣碧瑤、鄭佳欣
圖|吳雨霏
供稿單位|西南石油大學“心向紅星”三下鄉實踐隊(隊員:王詩靜、吳雨霏、蔣碧瑤、鄭家欣、薛方婷、黃平興、黃友作、呂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