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工作,緊密結合甘孜州得天獨厚的生態保護特色,2025年7月7日,“凝心聚‘綠’·行在甘孜”實踐團走進瀘定縣得妥小學,開啟了一場為期三天、獨具匠心的“生態推普”實踐活動。活動創新性地將語言文字推廣與生態環保理念深度融合,為孩子們奉上了一系列生動鮮活的“綠色課堂”,讓知識傳遞與理念浸潤同步發生。實踐團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紐帶,緊扣“生態保護”主題,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動活動,讓語言學習與環保理念在趣味中深度融合。
在主題課堂上,“環保詞語我會說”環節中,志愿者用標準普通話講解“綠水青山”“生態平衡”等詞匯,輔以圖片、動畫具象化呈現,幫助孩子們在理解詞義的同時筑牢環保認知。實踐團還貼心準備了“生態推普”手冊,涵蓋常用普通話詞匯與環保知識問答,為孩子們的課后學習提供便利。此外,垃圾分類、高原特色植物等特色小課堂通過圖文結合的生動講解,進一步拓寬了孩子們的知識面,趣味問答與小禮物的設置,更讓主動學習的熱情持續高漲。
課下時光同樣充實而溫暖:志愿者們組織輕松的小游戲以及開設籃球課教學,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釋放活力;相處時始終耐心傾聽每一個奇思妙想,以真誠拉近距離,用尊重傳遞溫度。
得妥小學的同學們積極參與,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既鍛煉了普通話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對生態保護的認識。該校老師表示,這樣的活動將語言學習與家鄉發展、生態保護相結合,貼近學生生活,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此次“生態推普”實踐活動,不僅為得妥小學的孩子們搭建了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平臺,更將綠色發展理念根植于他們心中,助力形成“說普通話、護綠水青山”的良好風尚,為甘孜州生態保護和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注入了青春力量。
(文/李婕 圖/夏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