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大學材料學院本科生“膜法分離”創新團隊的辛博宇、楊佳樺和劉佳晨等人,依托科研項目《離子智取——MOF系列分離膜領航者》,在陜西西安深入分離膜相關企業交流探討,開展意向合作,進一步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團隊介紹
2024年4月,本科生辛博宇成立“膜法分離”創新團隊,團隊成員均來自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2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團隊秉持“為時創新、人盡其才”的理念,充分發揚本科生自主創新意識,研究方向圍繞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分離膜制備和AI+膜材料設計,形成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通訊員辛博宇攝
專利布局
團隊負責人辛博宇累計以第一發明人申請發明專利4項,其中:(1)發明專利《一種可反復彎曲使用的ZIF-8基膜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已處于實質審查階段,用于鉀、鈉離子的分離,經過環糊精等對基底表面修飾,解決MOF晶粒與基底的界面相容性不良的問題,同時也平衡了成膜性和結晶性矛盾的問題,可以反復彎曲使用而不影響膜的分離性能;(2)發明專利《多孔配位聚合物的結構模型構建方法與裝置》處于實質審查階段,研究通過圖論指導多孔材料的結構優化;(3)發明專利《基于結構模型的材料性能預測方法、裝置及計算機設備》通過卷積神經網絡訓練經過優化后的結構,指導多孔材料的性能預測;(4)發明專利《多孔材料穩定性預測方法與裝置》基于深度神經網絡預測多孔材料成品的穩定性,以評估材料的形成性。
辛博宇以第一發明人申請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共9項,其中:《一種低能耗的膜表面均勻化學修飾裝置》、《簡易且低能耗的膜表面涂布裝置》等專利解決了膜制造過程中涂布不均勻的問題;《用于氣體回收處理的并聯罐體裝置》等專利解決了膜生產過程中碳的有效捕獲和回收。
軟著設計
辛博宇以第一作者授權或申請計算機軟件著作4項,包括:《新材料性能檢測與評估平臺V1.0》、《企業產品生產過程的決策方案平臺V1.0》、《材料基因組工程數據庫管理系統V1.0》、《材料性能預測系統V1.0》,提高了研發效率,同時也指導了膜組件的產品生產流程。參與發表高水平SCI論文2篇,包括在化學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發表文章。
獲獎情況
辛博宇累計以第一作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創競賽獎項11項,主要包括:(1)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創新創業類全國三等獎,打破校史,創造了長安大學在生命科學競賽創新創業賽道的校史最好成績;(2)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創新設計大賽西北賽區決賽二等獎;(3)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4)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三等獎。此外,團隊還有多項競賽正在進行,在“挑戰杯人工智能+”專項賽進入國賽評審,在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中國青年創青春大賽、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正處于參賽階段。
這些成果,彰顯了學校培養本科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成果轉化意識以及專業素養與能力的成效,本科生“膜法分離”團隊還將在接下來的科研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將科技成果轉化為人民與社會的福祉,繼續攀登更高的學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