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桑葚種植文旅共創考察小隊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赴山東省夏津縣開展調研。此次調研聚焦黃河故道桑葚產業“種植+加工+文旅”三產融合路徑,旨在解析聯動機制、總結實踐經驗,為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參考,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種植筑基:桑田結碩果,銷路拓新途
調研首站,小隊深入桑葚種植核心區西閆廟村。該村坐擁規模龐大的古桑樹群,是當地桑葚產業的根基所在。通過與種植農戶劉大叔的訪談,隊員們了解到,全村桑葚種植面積已達數百畝,僅劉大叔家庭經營的桑園就有數十棵古桑樹,部分樹齡超百年。“過去鮮果難保存、運輸受限,只能本地低價賣,滯銷損耗嚴重。”劉大叔回憶道。而如今,隨著文旅產業興起,采摘季游客慕名而來現場采購,本地酒廠建立穩定收購機制用于釀酒,疊加桑葚干等初加工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外銷,形成了“采摘直銷+加工收購+電商外銷”的多元銷路,解決了農戶的銷售顧慮。
加工創新:全鏈開發顯價值,科技賦能增效益
隨后,小隊走訪夏津古桑產業研究院,探尋桑葚產業的深加工密碼。研究院內,桑葉茶、桑葉面條、桑黃酒、桑黃提取物等全品類桑產品陳列整齊,展現出“桑樹全身是寶”的開發潛力。負責人介紹,團隊依托科技攻關,在傳統果干、果酒基礎上,成功研發出系列特色產品:桑葉茶以營養保健屬性打開養生市場,桑葉面條實現傳統面食創新,桑黃酒憑借醇厚口感與養生價值成為明星產品。尤其在桑黃開發上,科研團隊突破人工培育技術,推出桑黃茶、提取物等產品,市場反響熱烈,科技賦能讓桑葚產業附加值大幅提升。
文旅賦能:小鎮聚客流,融合促增收
近年來,德百旅游小鎮的建成運營為夏津桑葚產業融合注入新動能。該小鎮整合文化與自然資源,集文旅體驗、商貿流通、休閑度假于一體,成為區域旅游核心樞紐。在小鎮內的古桑產業研究院展銷中心,工作人員反饋,自小鎮運營以來,游客流量持續增長帶動桑葉茶、桑黃酒等產品銷量激增,年銷售額較此前大幅提升。西閆廟村農戶也切實受益:劉大叔表示,依托小鎮客流效應,桑葚采摘參與度提高,鮮果收購價穩中有升,疊加加工訂單,家庭年收入較往年顯著增長。“文旅引流—加工增值—種植增效”的產業閉環逐步形成,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通過此次調研,小隊成員深刻體會到夏津桑葚產業三產融合的實踐活力。從桑田種植的根基筑牢,到加工環節的價值深挖,再到文旅場景的流量變現,夏津以桑葚為紐帶串聯起鄉村振興的多元路徑。隊員們表示,將梳理總結此次調研成果,為更多地區的產業融合提供借鑒,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作者:李佳慧 石晶晶 李澤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