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2 日,數學類2410團支部在團支書韓承澎的精心組織與帶領下,前往湖北省博物館,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參觀活動旨在讓團員們深入感受歷史文化的厚重魅力,提升文化素養,增強班級凝聚力與向心力,同時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團員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湖北省博物館作為荊楚文化的藝術殿堂,館內珍藏著數量眾多、種類豐富且極具歷史價值的文物瑰寶,猶如一座穿越時空的文化橋梁,將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生動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同學們踏入博物館的那一刻,仿佛置身于歷史的長河之中,每一步都踏在歲月的沉淀上。
在館內,大家依次參觀了各個展廳,逐一領略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風采。其中,曾侯乙編鐘無疑是整個參觀過程中的一大亮點。這座規模宏大、造型精美的編鐘,以其精湛的鑄造工藝和獨特的音樂性能,讓同學們驚嘆不已。當聽聞古代工匠們如何在有限的技術條件下,創造出如此復雜而精確的樂器時,大家對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輕輕敲擊復制品發出的悠揚樂聲,仿佛將歷史的塵埃輕輕拂去,帶領眾人穿越回那個金聲玉振的時代,感受古代宮廷音樂的典雅與莊重。
與之相鄰的展廳中,越王勾踐劍靜靜地陳列在展柜內,卻散發著一種令人敬畏的王者之氣。劍身歷經千年歲月仍寒光凜凜,鋒利無比,劍身上的銘文仿佛在訴說著那段臥薪嘗膽、復國雪恥的傳奇歷史。同學們圍聚在展柜前,仔細端詳著這把見證了春秋霸業的寶劍,不禁為古人高超的冶金技術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所深深震撼。
除了這些舉世聞名的文物,館內的楚地青銅器、陶瓷書畫等各類藏品也同樣令人目不暇接。從古樸厚重的青銅禮器到細膩典雅的陶瓷器具,從筆精墨妙的書畫作品到巧奪天工的工藝珍品,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文化特色和人們的精神追求,它們如同歷史的無聲講述者,向后人展示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畫卷。
在參觀過程中,團員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專注。他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細致入微的解說,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與講解員進行深入的互動交流。每到一件文物前,大家都會駐足凝視,仔細觀察文物的每一個細節,仿佛在與歷史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在交流討論環節,同學們各抒己見,分享自己對文物背后歷史故事的理解和感悟,現場氣氛熱烈而活躍。通過這種互動式的參觀學習方式,團員們不僅對文物本身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更對荊楚文化乃至中華歷史的發展脈絡有了更為清晰、更為深刻的認識與把握。此次湖北省博物館之行,對于班級團員們而言,無疑是一次收獲滿滿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它讓廣大青年團員們走出校園的象牙塔,親身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從而更加堅定了他們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與信念。正如一位團員同學所說:“這些文物不僅僅是歷史的遺物,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有責任將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參觀活動讓他們深受啟發,將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更加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同時積極投身于各類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活動中,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學院:物理與力學學院 作者:韓承澎 攝影:李珊珊 編輯:韓承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