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學生唐仲英愛心社興趣課堂歷城區實驗小學板塊十一月、十二月活動總結
2024年11月和12月,山東大學學生唐仲英愛心社興趣課堂項目組充分聚焦小學生成長需要、興趣培養、潛力激發等維度,共在歷城區實驗小學開展了13次“慧根育才,夢啟未來” 系列興趣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次系列課程涵蓋國學文化、傳統手工、心理健康、學科特色等多個領域,項目組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90小時,參與的小學生超520人次,課程廣受孩子們和老師們的喜愛。
“千年國風知多少”和“‘編’玩‘編’學——奇妙的繩結和絲線”以知識講解與手工實踐的方式,在培育小朋友們美學素養的同時,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擁抱獨一無二的自己”從情緒管理方面向孩子們講解心理健康知識,通過生動有趣的互動方式帶領同學們學會管理情緒,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重識漢字”以了解造字法、學習漢字演變和游戲實踐三個部分,在學字識字的同時,體會先祖造字智慧,培養孩子們對漢字的興趣,增強中華文化認同。
“帶著語文課本去旅行”旨在通過語文課文賞析穿插自然科學知識的形式,帶領小朋友進行長文字閱讀與鑒賞,并沉浸式體驗中國的大好山河。“詩人養成指南”以詩歌的“建筑美”“音樂美”“繪畫美”三個角度介紹了詩歌的美學意義、現實意義、哲學意義,讓孩子們明白詩歌中的趣味與哲學。
“靈動指尖:英語手指操藝術課程”通過動作聯想、節奏協調等方法,將視覺、聽覺和動覺結合起來,增強小朋友們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蛋白質兄妹的遠行”和“免疫大作戰”通過故事性、沉浸式角色扮演,讓孩子們初步認識蛋白質運輸的過程和生物體免疫的簡單機理,啟發小朋友們對世界的認識和對科學的認識。
此次開展的興趣課堂系列活動把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多樣的學習形式相結合,不僅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培養了孩子們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山大唐社始終堅持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理念,以趣味生動的活動內容、深入淺出的課程講解、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與孩子們學海泛舟,共沐朝陽,為孩子們插上快樂成長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