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反光教師要求裝窗簾遭拒:小問題也需“打開窗戶說亮話”
據媒體報道,近日,自稱山東聊城文苑小學教師的陳姓女子連發三條視頻,稱自己一個月前“由于反光學生看不清多媒體屏幕,向學校申請給教室裝窗簾遭拒”,且學校不僅一直未安裝窗簾,她還因發布視頻“遭到學校領導排擠”。23日,當地區教育和體育局就此回應稱,已成立專門的調查小組進駐學校了解情況。(10月24日 央廣網)
看似只是安裝幾塊窗簾的小問題,卻在網絡上引發輿論風波。多媒體教室反光現象并不難查證,從拍攝的現場畫面可以看到教室的確未安裝窗簾且屏幕反光嚴重。那么僅是安裝窗簾就可解決的小事,為何還要成立調查組?教育基礎設置保障為何如此“費勁”。
窗簾本是小問題,背后卻引發了深思考。涉事老師多次向校方反映卻未能解決,在網絡上引起社會關注后,校方卻多次談話要求刪除視頻。且在事發半年前就有家長撥打市長熱線求助,但安裝訴求都屢遭決絕。還以“影響心理健康”“會滋生細菌”“換座位解決”等荒謬理由推脫。裝窗簾一件小事卻如此錯綜復雜,無奈的陳老師只能將此事發布網絡——“打開窗戶說亮話”,把問題放在陽光下才能讓校方重視根本。畢竟在當今的教育體系中,安裝窗簾的訴求時隔一月未解決屬實有些滑稽。“一件事一件辦”是國家制度性舉措,目的就是消除懶政怠政。都說教育無小事,學校作為培養學生的場所更應是教育系統的中流砥柱。裝窗簾都需社會監督才能“說亮話”,那么看不見的地方教育基礎設施問題又如何解決?
此外,教育工作者應該享有表達觀點和擔憂的自由,而不必擔心遭到打壓。在健康的教育體制中,言論自由不僅是一項基本權利,還有助于推動教育體制的改善。它鼓勵人們提出問題,參與決策,并為教育改進貢獻力量。因而陳老師敢為“小問題”發聲,而不畏懼打壓是教育體系用不應泯滅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截止目前,陳老師在平臺回應“窗簾事件”已解決,當地教育局已暫停該小學校長職務。視頻內孩子們和陳老師真摯的笑容和歡呼,便可知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的重要。也傳遞敢于直面問題、直面困擾的社會態度。
小問題的解決不必如此復雜化,但若基本保障無法解決也要有“打開窗戶說亮話”的堅持。在遇到教育問題瓶頸時,要直面問題并做到有效溝通。不斷改進教育體制,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公平、高質量的教育。這需要政府、學校、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以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使教育成為社會進步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