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而化、因時而進: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當代價值
10月13日下午,為讓同學們形象生動地地理解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所面臨的新挑戰、新任務、新機遇。在恒大樓一區502,邢俊蓮老師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為主題,在教室里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堂。
“如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上課之前,邢老師以一段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的視頻為切入,從國際背景、歷史條件、實踐過程和發展歷程四個方面講述了從改革開放以來由實際經驗上升為理論成果并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四個組成部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隨后,邢老師通過 PPT 形式,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講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歷程及其內涵。同時,邢老師結合實際案例,生動地描述了新時代下,我國社會主義事業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之后,邢老師還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詳細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戰略布局以及發展目標。她告訴我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學習馬哲、思政課有益于我們塑造個人精神并提高思想境界。
最后,邢老師對同學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她希望同學們能夠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刻意義,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本次思政課堂,邢老師以新時代為背景,以新課題、新挑戰為切入點,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實例,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同學們紛紛表示,在此次課堂中,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內涵和意義,對于新時代下的新課題、新挑戰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同學們將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