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鐵院道橋與建筑學院5月29日訊】(通訊員張肖)端午將至,為了更好的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5月29日晚,道橋與建筑學院團總支組織各團支部召開“濃情端午,盡情放粽”主題團會。
團會上,團支書用ppt向同學們介紹了端午節的起源由來、節日習俗、飲食習慣和文化影響四個方面的內容。端午來源說法眾多,但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史書記載,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懷王時期大臣。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眼

看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今天,吃粽子、賽龍舟已成為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節日象征,與飲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拴五色絲線等習俗一道成為端午節的重要標志。時至今日,端午也成為我們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成為華夏兒女寄托家國情懷的一個重要載體。
通過此次團會,在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讓同學們既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進一步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激發了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緬懷過去的同時,鼓起信心和勇氣面對未來,不遺余力地探索和追求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