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我們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出了校門,返回家鄉進行社會實踐工作。為期一周的時間里我們受益匪淺。

作為心系國家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我們積極響應學校關于大學生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組織實踐團隊到基層開展活動。此次三下鄉,我們的實踐團隊是由外語學院學院的四名大一的同學組成,我們的實踐地點是自己的家鄉,實踐時間為7天。在這期間內,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很有激情開展每一個活動,遇到困難,我們都勇敢面對,不怕幸苦,不怕勞累,所以我們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三下鄉的所有任務。
7月4日是我們家鄉之行的第四天,我們繼續秉承“創模之行始于足下,奉獻之心積于點滴”的信念,以飽滿熱情投入到志愿服務的工作之中。我們的四名成員按照鄉委要求深入基層,開展走訪調研活動,并進行戶籍信息采集工作,最終圓滿完成任務。
上午10點,針對鄉黨委書記指出的村民戶口信息存在的遺漏、過期和錯誤等問題,我們協助政府進行村名戶口信息的完善工作:留在鄉政府,負責人口信息的查漏補缺,幫助政府加強人口資料信息化;挨家挨戶走訪,登記并確認人口數量、流動情況、出生死亡等信息,同時順利完成團市委分配的調研任務,日積極宣傳創模。

在走訪農戶的過程中,隊員們熱情禮貌,積極與村民進行交流。在登記戶籍信息時,我們發現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均外出打工,地點多在廣東、浙江、重慶、江蘇等地,導致當地留守兒童及空巢老人較多。本地居民文化水平較低,均停留在小學或初中水平上,少數居民初中畢業后選擇了中職及高職等職業技術學校。當地村民以務農為主,經濟較為困難。在三下鄉過程中,我們團隊善于整理材料,不辭勞苦,認真負責,并及時的向各大網站投稿。另外團隊的每個人總是在實際結合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深厚的感情向人民學習,以謙虛的態度向實踐學習,增強團結協作精神,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在火熱的實踐中陶治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增長知識才干,實現全面發展。團隊協作能力在三下鄉中也有很好的體現,這是我們的優點。同時在好的經驗方面,我們有團隊的團結,各項分工的細化,以及志愿者與工作的有機組合等方面。除此之外,我們能夠很好的與當地政府交流,獲得了他們的大力支持。
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的第三課堂,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暑期社會實踐也可以將自身專業與其相結合,達到不僅鍛煉了才干,更增強對專業知識學習的目的。作為大學生,與人溝通和表達能力至關重要。團隊通過調研為途徑,增強了隊員與人交流的能力。同時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習到了許多專業之外的知識,鍛煉了自身技能。
在這個充滿活力和機遇的暑假,我們榮幸的參與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并撰寫了一份報告。社會實踐作為我們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實踐與課堂知識相結合的機會,更是讓我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體驗與學習的重要途徑。
“真理來源于實踐, 實踐出真知”我們只有在不斷參加社會實踐中才能將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 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雖然這次活動時間很短,但是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 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活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適應社會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 對于我們這些初生牛犢的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于現在的我們, 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古人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短暫又難忘的社會實踐旅程就像白駒過隙般飛速而逝,而這其中的滋味也如五味瓶般——酸甜苦辣一應俱全。在每日的奔走宣傳中,一星期悄然過去;厥走@段時間,內心充滿著激動,也讓我們有著無限的感慨。
作為大學生,光榮的共青團員,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無疑是我們對社區的一次奉獻。這段時間雖然短暫但卻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廣大民眾的心聲,鍛煉自身的交際能力,積累一些寶貴的社會經驗。這些經驗對每一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而言都是寶貴的無形財富,待到關鍵時刻它們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在過去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在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然而只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清醒的明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人不是現代需要的人才。大學生要在社會實踐中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參加一些實踐性活動鞏固所學理論增長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
這次的認識時間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起點。我們相信這個起點將會促使我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
當我們來到社區投入食品安全示范市的宣傳時,我們深刻的明白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對自己即將面對的事情有著很多的好奇和陌生,我們滿懷期待的投入到了本次社會實踐中。
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于2014年部署展開的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行動工作方案要求,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管理辦法》和《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標準》,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而我們所處的駐馬店市于2021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確定為第四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試點城市,2023年將迎來國家級驗收。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更需要社區的呼應與宣傳。
對于我們廣大市民而言,我們既是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受益者,更是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參與者。轄區內的廣大市民應當充分認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時刻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主動參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的各種活動,自覺做食品安全的守護者,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積極舉報,大力支持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為我們區食品安全工作點贊。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主要通過向居民及附近商戶派發相關宣傳單,為他們講解其中的重點,呼吁他們也加入其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在最初的時候也經歷過被拒絕的時候,但我們仍舊保持耐心和極高的認真度,獲得了社區的人們一致好評。

對于我們而言,創建國家安全示范城市能夠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推動食品安全整體形勢持續向好,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榮譽稱號也將顯著提升城市地位和知名度,助推城市食品產業發展。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對一個城市社會管理能力、綜合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體現。能夠參與到這項活動中,為社區和城市發展做出微薄的貢獻,是每個大學生的職責與榮耀。
在栗子園村的社會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村委工作的重要性與意義。通過這次實踐,我們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收獲之大令我們受益匪淺。
在村委工作中,我們親身參與了協助村干部進行兩部人員資料錄入、整改臺賬和銷號臺賬表格制作、村公益崗位簽到表制作等工作。一方面, 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 充實了自我,增強了口頭表述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真正地走出課堂,使自己陶醉在喜悅之中。有時會很累,但更多的感覺是我們在成長,我們在有意義地成長,在這之后, 我們明顯地發現自己變開朗了,雖然我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變一些東西,但如果整個社會共同努力,這才是動力之根本,動力之源泉, 使國家繁榮富強的途徑, 提高國民素質的實踐活動。另一方面, 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沒有經驗,沒有與人交流交往的能力, 有些東西以前沒有嘗試過, 難免會出差錯,如果我們還這樣的話,以后很有可能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 現在的社會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擁有一些應辨能力等綜合素質,只靠在學校汲取知識,遠遠不夠, 從現在開始, 就要培養自身的能力。

家鄉養育了我們,如今我們離開家鄉,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就應該趁著寒暑假期間回報家鄉,回報社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社會實踐的過程,是助人的過程,同時也是自助的過程。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我們也從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升華,同時實踐活動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所以,在自己進行社會實踐的同時,我們也積極號召同學朋友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讓自己的青春更加出彩,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