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必背知識點:分步成本法
CMA必背知識點之分步成本法
分步成本法的定義:通過流程或部門來歸集產品或服務成本,成本按部門來歸集。
分步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適用于高度自動化或重復的生產流程,也適用于大量同質或近似的成本對象,如電子產品、煉油、油漆、面粉、糖果、橡膠、玻璃、食品加工、采礦、汽車生產線、塑料、制藥、造紙、木材加工、皮革制品、金屬制品、運動設備、水泥和制表業等。
需要將當期的總制造成本(期初在產品存貨以及當前發生的成本費用)在完工產品與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以確定完工產品成本。
分步成本法與分批成本法的區別是什么?
大多數公司,尤其是兼有特制產品/服務和大規模生產的產品/服務時,均同時采用分批成本法和分步成本法。
約當產量的計算之完工率是什么?
由于轉換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費用)是均勻發生的,所以轉換成本的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
由于投料點與完工率并不一致,所以直接材料的約當產量取決于投料的方式
1、如果是連續投料,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
2、如果是一次性投料:
(1)期初投料,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
(2)投料點的完工率<期末在產品的完工率,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
(3)投料點的完工率>期末在產品的完工率,約當產量=0;
(4)期末投料,約當產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