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受訪大學生認為求職詐騙常見
5月16日,由中國人才交流協會指導,智聯招聘聯合北京反詐中心、北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發起職場安全公益直播。智聯招聘數據顯示,78.2%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求職詐騙是常見現象。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33.6%的大學生親身經歷過求職詐騙,29.7%親戚朋友遭遇過,47.6%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過,表示沒聽過求職詐騙的大學生近1成。
此外,80.9%受訪大學生在聽到以任何理由要求繳費時會引起警覺,69.1%對公司詳細資料在網上搜不到較為敏感。68%的大學生表示,對方要求加微信私聊,并要求下載某APP進行辦公時,會有所警惕。66.3%會對不問能力、先吹待遇產生疑慮,64%當公司信息、地址與已知不符時會產生警覺。
意識到詐騙或被騙后,大學生普遍選擇舉報該公司或留存證據第一時間報警的方式處理,選擇這兩項的大學生占比分別為82.3%和83%。也有57.1%的受訪大學生會聯系銀行,看能否追回被騙款項。
在直播中,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詐民警高山強調,“所謂“刷單”都是詐騙,大學生們在求職時,除了要多加防范詐騙陷阱,也要多加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通過正規渠道求職,注意核實信息,遇到問題保持冷靜、保留證據、及時報警,最重要的是切勿貪圖小利,因小失大。
網絡招聘平臺是求職者找工作乃至學習職場知識的重要渠道。在直播中,智聯招聘集團安全負責人張春日表示,作為平臺型公司,為了保障求職安全,日常設置專門的反詐團隊跟進每個投訴,從持續產品優化,到加強算法和數據對詐騙的識別,再到與監管部門同步線索……平臺始終關注求職各環節中的安全。
2022年,智聯招聘“虛擬號碼”保護求職端達4170萬人次,覆蓋超79萬家企業。智聯招聘發布《2022年度平臺生態治理報告》顯示,平臺通過安全治理,招聘前攔截違規企業30.98萬家,在職位發布前攔截違規職位23.1萬個,24355家問題企業納入信用記錄體系、永不合作。
- 近八成受訪大學生認為求職詐騙常見
- 5月16日,由中國人才交流協會指導,智聯招聘聯合北京反詐中心、北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發起職場安全公益直播。
- 05-16 關注:0
- 杭州兩天連開五場大學生招聘會
- 從入口就業指導處的“問診”到操場上180余個企業咨詢處的“定位”,帶著簡歷前來了解招聘信息的學生絡繹不絕。
- 06-10 關注:71